下载此文档

发展绿色产业是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发展绿色产业是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doc发展绿色产业是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__对镇安县达仁镇象园村发展林果产业的调查与思考镇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金喜善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之一。在学****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围绕探寻发展绿色产业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先后深入到全县板栗、核桃、蚕桑产业基地乡镇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又抽出专门时间来到镇安县西南边陲达仁镇象园村,对以发展绿色产业兴村富民的典型村一一象园村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该村立足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板栗、茶叶、蚕桑三大产业兴村富民的成功做法,启发了我对山区农村发展绿色产业的思考。一、村情与变化象园村位于镇安县西南边陲达仁镇东部的象园沟,是由沟内原东川、薛风、象园三个自然村合并后形成的行政村,与毗邻的安康、旬阳两县接壤。属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夏少雨,秋高气爽,光照充足。年均日照1835小时,年际差异较大,,,,°C,无霜期267天;°C,年降水816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难以积存,有效利用差。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313户,总人口1090人,地域总面积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00亩,,分布在一主沟三岔沟六道梁上,自然条件较差,在镇安县乃至商洛地区乡村具有一定代表性。2008年底,该村人均纯收入3050元,人均产粮200公斤。近几年来,象园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达仁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抢抓历史机遇,立足山地资源,响亮提出了“扩茶优果,兴桑养蚕,唱生态戏,打产业牌”的发展思路,主攻茶叶特色产业求突破,狠抓板栗、蚕桑传统产业不动摇,常抓劳务、养殖两项增收不放松,规划了“山顶松杉戴帽,半山茶果缠腰,路边核桃坎边桑,发展产业奔小康”的发展布局。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村林果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产业基地由点到面,遍地开花,规模不断扩大。到2008年全村累计茶叶面积6500亩,有3200亩进入采叶盛期,,收入88万元,,茶叶收入1000元。发展板栗4500亩,有1600亩进入成果期,,收入9万元,人均4亩板栗园,板栗人均收入100元。发展桑园450亩,年养蚕500张,,,养蚕收入人均200元。仅茶叶、蚕桑、,初期收入过千元,产业收入占到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种茶收入占到30%以上,农民收入由原来的单一种粮和劳务收入向产业收入方向转变。象园村已成为全县以茶叶为主,蚕桑、板栗并举的“一村一品”产业基地村,产业效益全面显现,林果产业带来了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全村水、电、路、视、讯基本实现“五通”,完全告别了煤油点灯、肩扛背驮的时代,80%的农户建起楼房、瓦房,人均居住面积超过30平方米,家用小轿车已开始进入农家,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精神风貌大为改观,已连续三年无刑事和治安案件发生,村两委会班子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农民依靠科技兴产业的水平显著提

发展绿色产业是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9 KB
  • 时间20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