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09年广州市“一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9年广州市“一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执笔:王汉文审阅:万宇平
一、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标题式的命题作文,既不同于传统的只给个标题的命题形式,又不同于近年流行的材料加标题的命题形式,它选取宋代唐庚《文录》中保存下来的仅有两句的唐人轶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后一句,别具匠心地加个问号,形成一道命题。不仅要求考生理解这句流传广泛、已被公认的哲理名言,而且要求考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对之重新审视。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亦作“一叶知秋”,最早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原意是:“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了。”比喻从事物的某些细微迹象,可预料到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变化。《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规范词典》与《成语词典》分别作如下解释:“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从细微的变化中可以洞察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从个别细微的现象,测知事物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叶落”比喻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
“知”理解为预测、预知、推知;“天下秋”比喻带有普遍性、本质性的趋向或结果;“?”可以理解为设问也可以理解为反问。

以下角度视为切合题意:
⑴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作观点,即可以从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
⑵以“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作观点,如果那“叶”不具有“秋”的特征(事物的“代表性”),就不一定可以从这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
⑶以“一叶落是否知天下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为观点,作辩证分析,能自圆其说即可。
以上角度有交叉重叠,阅卷时应全面考虑,根据实际增补观点。无论选什么角度,写什么文体,都要考生论述自己的观点,或叙说自己的故事,或抒发自己的情感。
切合题意的立意举例:
⑴见微知著;
⑵以小见大;
⑶窥一斑而知全豹;
⑷不能以偏概全;
⑸不能以个别代替一般;
⑹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以下角度视为符合题意:
⑴没有表现出“一叶”(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而写成了重大事情的;
⑵把“知”(预测、预知、推知)理解为“一般联想”或“知道”的,等等。
以下角度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⑴不提“知”,或没有体现预测、预知、推知这一过程的,直接讲结果的;
⑵不提“一叶落”,只谈如何“知天下秋”的;
⑶若即若离的,即开头和结尾略作点题,但作文其它内容与“叶落知秋”丝毫无关的。
⑷全文大谈“细节决定成败”,通篇不提“一叶知秋”的,等等。
以下角度视为离题:
⑴只写环保问题的;
⑵写“不必拘泥小节”的,等等。
二、答题情况
广州市八区评卷场的情况如下:,,,最高分58分,最低分0分。
(一)主要优点
1. 模式化作文少了,形式主义文风的势态有所遏制。多数考生都不再用那种简单的三段论,而是注重提高文章内容的质量,虽然还有种种不足,但能明显地看到师生们努力发展的方向。
2. 文章所用的材料有了一些变化,不再是铺天盖地的司马迁、李白、苏轼等等古人,联系现实生活的材料多了,如:三鹿奶粉、金融危机、***事件

2009年广州市“一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土豆文档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