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茅盾《蚀》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从人物的性格方面来探讨.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标题】论茅盾《蚀》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从人物的性格方面来探讨
【作者】刘钫炜
【关键词】女性形象  性格  自然主义
【指导老师】肖进贵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
茅盾(1896——1981),原名沈雁冰。他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暂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曾多次提出恢复党籍。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作为社会活动家,对社会作出了十分大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位文学批评家,对文学也有极大的热忱,这由于他主张文学为人生。
茅盾除翻译国外作品外,还自行创作如小说、杂论等;其长篇小说《子夜》被认为是他代表作;《蚀》三部曲是他处女作,也开始了他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刻画。
显然,他早期小说作品中出现的“革命女性”是大革命期间从事于实际革命工作的各型人物的热诚及意识的化身。就如在《蚀》中,这些女性在他“多层次架构的小说情节中上下移动、发展,有时她们的行动被组入了历史的潮流中去,有时她们站开成了一种路线的象征,有时她们的命运反映了革命一己对当前革命形势的估价。”[1]
这些女性在外表上都有惊人的相似以及令人叹服的才华,但她们的性格又有些差别。如《蚀》中同属于“叛逆型”的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都浪漫脱俗,但章秋柳热狂、孙舞阳热烈、慧女士热狂中有几分令人咋舌的冷峻。这即是茅盾人物刻画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2]他认为对于“一对性格相似的人物”来说,更应“谨防他们混杂不淆,两个‘人物’的相象之处不能印板式,而相象的两个人仍然各自有他的个性”。[3]
对茅盾《蚀》三部曲的研究,本已有许多,但前人大多从“时代女性”角度出发。如从其文化内涵(从文化视角考察时代女性的历史内涵)[4];性别意识(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性别意识上一定程度地颠覆封建男权文化、建设现代人性价值观念的启蒙追求;但又有他与生俱来的性别立场和视角使其创作残存有男权文化的遗迹)[5]、制约因素(茅盾的“革命情节”对时代女性形象的规约;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对人物塑造的影响;二重视角的错位对形象刻画的束缚)[6]等。从女性性格方面入手研究本作品的比较少,因而本篇文章对此作粗略的探讨。
茅盾作为一个积极的社会活动家、文学批评家,对女性的关注就较多。在他初期的创作中更是塑造了一批女性形象。
《蚀》三部曲是他处女作。那时他刚受到大革命失败的挫折,理想幻灭后的悲哀、孤独、苦闷、彷徨等各种复杂的情绪纠缠和折磨着他。因而,他将自己的所有感受及在社会中的现象都写进了小说中,希望对社会有所帮助。
作者在《蚀》三部曲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虽不全是作为小说的顶梁柱,但确是那样鲜明、生活,无论是容貌、年龄、气质上,她们几乎都属同一类型(有着娇美的容颜、二十三四的年纪以及高贵的气质)。她们都是新时期的形象,认为读了几句书就一定要参加革命。在革命活动中,她们又显出不同的性格特征,温婉如静女士,豪放如章秋柳,豪爽如孙舞阳。
茅盾自己曾称其创作中的女性为“时代女性”,也曾把《蚀》中的女性分为两种类型:即“静女士、方太太属于同类;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属于又一类”。笔者将前一类称为“温婉型”将王诗陶也加入这一类,后一类称为“叛逆型”。[7]
一、温婉型:恬静、脆弱、耽于幻想,相比之下思想观念比较保守
前一类中的女性总体而言是恬静、脆弱

论茅盾《蚀》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从人物的性格方面来探讨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odkd
  • 文件大小60 KB
  • 时间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