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史传"模式到现代叙事——"文"、"史"观念的分离与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万方数据
"——“文’’、“史’’观念的分离与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一、从写“大事”、“奇事”到写日常生活:审美对象的重新确定张卫中“文”的观念的独立。因此,“五四”时期,中国小说的内容提要关键词“五四”时期,中国小说在西方小说的影响下出现了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中国古代小说与西方小说一个重要的差异是,前者源自“史传”,并且在观念上一直受到它的束缚,这种情况一直到近代“小说界革命”时期,仍未有根本的转变。而西方小说比较早地就有了“文”、“史”观念的分离,也就是有了一个现代转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摆脱“史”的束缚,实现“文”的观念独立的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一系列下位观念与叙事方式的变革。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看待古今小说“文”、“史”观念的差异时,应当注意到它们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中国小说的“史传”模式与来自西方的“文学”模式应当是两个并立的概念;它们各有一套观念和文体形式。因此,“五四”时期中国小说从“史传”模式向现代叙事的转变,是从一种体系向另一种体系的整体转型。事实上,“五四”时期中国小说的许多变革,从小说观念到叙事方式都可以在从“史”到“文”的转变中得到解释。中国小说从“史传”模式向现代叙事的转变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史传”传统对古代小说的影响,首先是在审美对象方面。作家以什么样的材料作为摹写的对象,是文学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个方面,“史传”是把自己的要求强加在小说之上。事实上,历史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虽然都是叙事,但是宗旨和追求大异其趣。“历史”要求记述那些对国家、民族兴衰产生影响的“大事”,而非日常生活,也不是市井小民的琐屑细事。在中国这个有着“官史”传统的国家,历史的地位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修史者一向高居帝王之旁、宫阙之上,俯视着大干世界、芸芸众生。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许多史家内心深处隐秘的情结。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相比,历史具有更高的“视界”和“门槛”,不是杂七杂八的东西都能忝“五四”时期中国小说的现代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描述为从“史传”模式到现代叙事的转型,这其实也就是一个“文”的观念独立的过程。“五四”时期,中国小说在审美对象、审美方式、时空观念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都是通过与“史传”模式的分离表现出来的。中国小说“史传”模式颠覆与转型百年中国文艺研究
万方数据
德所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入“史册”的。中国白话小说中“讲史”的一支,像《新编五代史平话》、《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东周列国志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等,都是以中国各代历史为纲,所选材料都是历史上的“大事”。中国古代小说一向被认为是“稗史”、“野史”、“小史”和“史”,规格自然不如“正史”,它的“架子”自然要放下很多。但是古代小说即便不写“大事”,其着眼点仍然不是日常生活,而是生活中的“奇”、“异”之事。中国早期小说重于搜集记述逸闻奇言,汉桓谭称之为“丛残小语”,班固称其为“街谈巷语”。唐人传奇“文辞华艳”,“叙述婉转”,鲁迅称其“尚不离搜奇记逸”①。对于“异”,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中说:“天壤间反常反物之事,惟其罕也,是以谓怪;苟其多至不胜载,则不得为异矣。”⑧一位研究者指出:“诚然,生活中过去的事,不能都叫做故事,记过去的事也不能都称之为记述故事。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过去的奇异的事,才作为故事。”中国古

从"史传"模式到现代叙事——"文"、"史"观念的分离与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