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声无哀乐论》与《文心雕龙》的艺术会通.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声无哀乐论》与《文心雕龙》的艺术会通
  摘要:音乐和文学的关系甚为密切,《声无哀乐论》是魏晋时期重要的乐论著作,它和《文心雕龙》有很多的会通之处,声与文各自区别,同时又相互会通,本文试图从自然之声和自然之文、以情“应”声和以情“应”物、和声无象与意之无形、及“不穷其变”与折中之求四个方面,来探讨二者的会通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二者在文艺思想上的共同追求。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文心雕龙;自然;应;和声无象;不穷其变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自然之声和自然之文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论述自己的音乐理论时提出:“夫天地合德,万物 贵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故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 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遇浊乱,其体自若而不变也。”[1]197这是嵇康论述声无 哀乐的基础与核心,“声”只有善与不善之分,无哀乐之别,“声”的产生是天地 相合化生万物的自然结果,嵇康称之为“自若”,从天地→四时→五行→五色→ 五音,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所以“声”便是“自然之声”。
  何为声?
  “声者,宫、商、角、徵、羽也。所以作乐者,谐八音,荡涤人之邪意。”[2]957
  何为自然?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163
  “ 夫水之于?跻玻?无为而才自然矣。”[4]624“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4]944
  先秦时期,老庄的“自然观”是将“自然”放在形而上的哲学层面进行分析,“自然”与“道”相对应,顺应“道”,便是顺应“自然”,自然便是效法天地,无为而自然而然。两汉则以《论衡》和《淮南子》两部书中的“自然观”为代表:
  “天动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施气不欲为物,而物自为,此 则无为也。谓天自然无为者何?”[5]776
  “日朝出而暮入,非求之也,天道自然。”[5]22“进退应时,动静循理,不为丑美好憎,不为赏罚喜怒,名各自名,类各自类,事犹自然,莫出于己。”[6]889
  汉代的自然观即继承了先秦本然而然的的含义,如《淮南子》中也指出“自然”是“名各自名,类各自类”。同时又增加了新的内涵,强调“自然”所具有 的“自生”的含义,如《论衡》中提到“自然”的特性是“物自生”“物自为”“非求”,而这种“自生”的特性,也是万物化生的特性,万物的化生也是一种 自生的过程,所以《论衡》又说道:
“天道自然”。自然便是天地万物运行的状态, 是一种自我化生的自然本然的状态。
  魏晋时期,“自然观”融入了玄学的色彩,“自然”与“名教”相对,嵇康主 张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偏重于人事政治方面的讨论,如礼乐、名实等,而自然偏向于自然而然的与生俱来的本然状态。如:
  “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1]144“故顺天和以自然,以道德为师友,玩阴阳之变化,得长生之永久,任自然以托身,并天地而不朽者,孰享之哉?”[1]197
  嵇康认为“自然”是天赋秉性,是与天地相合之性,不是后天努力可以达到 的,非人力所能致,此“自然”便与人力、人工相对。嵇康的“自然”观继承了 老庄以自然为法的观点,但又探讨了“顺自然”或者是“任自然”,顺应天地之 大道,顺应天赋之秉性,任由天赋之性自然而然的存在, 这种此身与自然相顺,便可此身与天地并立而不朽。嵇康将这种自然观带进他对“声无哀乐”的论述中,正如上述所言,五音的产生便是天地合德,自然孕育而生的,和五行、四时一样, 是“自生”,而“自生”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天地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化生而来,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本性,所谓“其体自若”就是说明了声的本 然状态便是无哀乐之分,因为它是法天地而自然化生的,是自然之声,其化生之 时便无哀乐之分,所以我们便要顺应这种自然之声,不要把哀乐强加于
“声”。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也多次论及到“自然之声”,如:
  “夫推类辨物,当先求之自然之理;理已定,然后借古义以明之耳。”[1]204
  “夫五色有好丑,五声有善恶,此物之自然也。至于爱与不爱,喜与不喜,人情之变,统物之理,唯止于此;”[1]204
  “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1]208
  “且又律吕分四时之气耳,时至而气动,律应而灰移,皆自然相待,不假人以为用也。”[1]212
  法天地而自生,它所具有的特性便是自然,物体自然而然的状态便是自然,无人为因素的参与,“声”便是只有善恶而无哀乐的自然本性,所有音声的相合 相待都是自然而然的,是“无系于人情”“不假人以为用”。此处论及音乐的“自 然之声”时,嵇康的自然观中更强调了一种非人力所为的自然本然状态。
 

论《声无哀乐论》与《文心雕龙》的艺术会通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