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让希望从这里升起.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让希望从这里升起
  在豫西山区,崤函大地,提起陕县农广校,无人不知。而说起校长郭仲儒,更是家喻户晓,村民都伸出大拇指夸他是位挽回孩子希望和梦想的好校长。
  陕县农广校,位于三门峡市陕县城区,学校不大,看上去有些简陋,但电脑室、实验室内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走进校园,“办贫困农民家庭能上得起的学校,育自强自立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育人第一、能力第二、知识技能第三”的标语十分醒目,学生自己办的板报内容丰富多彩,让人从中感受到多彩而充实的校园生活。这一切都离不开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郭爸爸”的陕县农广校“掌门人”郭仲儒。郭仲儒1984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在原豫西农业专科学校农学系任教4年后,辞去大学教师的职务回到家乡,开启了他农民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事业,这一干就是27个年头。很多人说郭仲儒太傻,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放弃大学教师的工作。郭仲儒说,他出生在贫困农民家庭,对农民有种发自内心的感情,内心深处有挥之不去的农民情结,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乡亲们贫穷的状态,让他们心中升起希望!
  郭仲儒清楚地记得1988年他刚回到家乡时的情景:所有的农民只知道栽种玉米和小麦,虽说吃喝不愁,但一年下来却攒不了几个钱。怎么才能让乡亲们富裕起来?他把目光投向了食用菌等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为了教会农民食用菌栽培技术,在半年的时间内,他先后60多次到大营村农民刘恒启家中指导查看,每次都认真记录下食用菌的生长变化情况;为了探索科研推广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农技推广模式,他在深山区宫前乡蔡家湾村设点3年,手把手地教农民栽培木耳,并在农民家中研究桑枝栽培木耳技术;为了探索农民培训与建立生产基地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他利用个人关系将大学教授请到陕县最偏远的山村――宽坪村,带领农民开展养兔规模化生产,还在村里办起了教学班;为了推广苹果栽培技术,他和同事带着录像机、电视机,走遍了全县80%有果树的村庄,给农民放映相关科教片;为了解决农民致富信息缺乏的问题,1999年他建起了陕县农广校致富信息服务站,大量收集、筛选致富信息,并定期编印期刊,向农民发放……
  农业新技术推广开了,可是郭仲儒却发现因为农产品的数量增加导致价格大幅度下降了,绝大多数农民还是难以改变贫困的命运。这与他当初的设想有很大的差距。2003年,郭仲儒从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帮助农民增收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帮助农民走进城市。”郭仲儒觉得似乎找到了帮助乡亲致富的途径。于是,当年下半年,他开始了新的尝试――农民工培训输出工作。
  万事开头难。由于农民思想守旧,不愿外出,所以招工非常困难。无奈之下,郭仲儒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到农民家中去做思想工作。就这样,从2004年的大年初三起,他只身走进了乡亲们家中,一遍一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回想当时的情景,郭仲儒笑着说:“那些天我几乎把我5年要说的话都说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他一共招收到112名农民工,并把他们顺利地送到深圳去就业。
  人送到了城市,这只是整个农民工输出工作的第一步,安置和后期服务工作同样艰难。司机老杜说:“在从事农民工培训输送工作中,郭校长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我们都劝他不要干了,可他硬是坚持了下来。”7年多来,郭仲儒一共培训、安置农民工3000余人。
  在向外输送农民工过程中,郭仲儒发现农民的

让希望从这里升起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