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态特征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的综述报告.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态特征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的综述报告 】是由【niuw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态特征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的综述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态特征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的综述报告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macularhole,简称IMH)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其病变主要发生在黄斑区域,致使视网膜层在黄斑中心区域形成一个孔洞。IMH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是与年龄、眼轴长度、屈光不正等诸多因素有关。该疾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其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视力预后与黄斑孔的形态特征密切相关。本文将对IMH的形态特征与视力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并对这一关系的临床应用进行讨论。IMH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孔洞面积大小、周围神经上皮层(epiretinalmembrane,ERM)的存在与否、视神经头与孔洞的距离、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下脱离的程度。其中,孔洞面积大小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据统计,孔洞面积小于400μm2的IMH手术治疗的成功率约为92%,而孔洞面积大于400μm2的患者的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则下降至84%。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孔洞面积大小是一个影响IMH手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因素。除了孔洞面积大小外,周围ERM的存在也是IMH的形态特征之一。ERM是一种由视网膜细胞产生的纤维组织,并可通过增殖进一步引起视网膜皱褶。ERM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手术治疗的失败,因而需要在手术中予以删除。研究表明,ERM的存在与孔洞面积大小相关,孔洞面积越大,ERM的存在越普遍。视神经头与孔洞的距离也是IMH的另一个形态特征。该特征主要与视力预后有关。一些研究表明,如果视神经头距离孔洞底部较远,则患者的视力预后可能会较好。这是因为视神经头距离孔洞底部较远的患者,视网膜区域的营养供给相对较好,因此他们更容易恢复视力。最后,IMH的形态特征还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下脱离程度。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是一个位于视网膜和脉络膜之间的细胞层,它在视网膜代谢、色素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RPE下脱离时,其的功能将会受到影响,导致患者的视力预后较差。一些研究表明,当RPE下脱离的程度大于50%时,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较低,视力预后较差。总之,IMH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孔洞面积大小、周围ERM的存在与否、视神经头与孔洞的距离、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下脱离的程度。这些特征与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视力预后密切相关。对于存在IMH的患者来说,了解其形态特征有助于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视力预后。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态特征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的综述报告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wk
  • 文件大小10 KB
  • 时间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