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同名人》中流散者的跨文化适应.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同名人》中流散者的跨文化适应
  内容摘要:跨文化适应是全球化背景下移民面临的重要课题。电影《同名人》改编自裘帕?拉希莉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印度裔移民家庭在美国生活时对民族文化的追寻和对自我身份的定位。本文借助跨文化理论对现代移民者的心理困境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推动旅居者的全球化意识和对多元文化的认同。
  关键词:《同名人》 跨文化适应 多元文化 全球意识
  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无疑是亚洲美洲文学发展中一颗闪亮的新星。作为印度裔美国移民,其作品也多与移民经历和流散文学有关,《同名人》(The Namesake)是拉希莉的首部长篇小说,吸引了众多读者和评论届的注意,曾获2000年度普利策小说奖。2006年该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以细腻沉静的手法讲述了印度移民一代来到美国时的困惑和逐渐建立稳定生活的过程,同时也重点描述了第二代移民在成长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和对双重文化的选择。电影作为历史镜像和世俗文化的再现手段,运用镜头对人物心理、表情、语言等的捕捉,比小说更清晰地反映了主人公的情绪和态度。目前对该作品的分析多集中在身份认同、异族婚恋、旅行书写等角度,少有作品运用跨文化理论分析电影中主人公的跨文化适应策略。因此本研究分析了电影中主人公在成为全球公民的过程采用的跨文化适应策略和影响文化适应的因素,从而揭示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移民的普遍心理状态。
  
  在世界各民族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流动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当某一文化群体进入另一文化群体中时,文化适应问题便随之而来。20世纪初,有着多元文化的美国最早展开了跨文化适应的研究。文化适应逐渐由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转入心理学领域。很多著名的跨文化心理学家如John Berry和Collen Ward等都对文化适应过程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型。援引Redfield, Linton和Herskovits在1963年提出的定义,文化适应是“由个体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1]。
  跨文化适应通常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即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移民在跨文化接触中,通常会出现抑郁、孤独、失望、焦虑等负面情绪,即心理适应困难。而能否与当地文化和群体进行良好有效的交流沟通则属于社会文化适应。移民在经历了跨文化接触、跨文化适应后便面临跨文化融合的问题,即在保持自己的母体文化和保持与当地社会群体关系之间做出选择。一般移民在跨文化过程中会经历几个阶段。根据跨文化研究专家葛?R(1991)提出的文化变化曲线,文化适应过程可分为多幸期、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文化变化和文化适应四个阶段。对于移居海外的流散家庭来说,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如影片中的夫妻艾修克(Ashoke)和阿诗玛(Ashima),这四个阶段的适应过程见证了他们在跨文化过程中的困惑与煎熬。在这一系列的文化适应过程中,影片中的主人公又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跨文化适应策略。依据John Berry的?p维度文化适应模型,可产生四种文化适应策略:整合(integration)、同化(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边缘化(marginalization)。当个体既注重维持母体文化,又注重融入其它文化群体,其采取的策略就是
“整合”;当个体不愿意保持原有文化,而尽力融入异质文化中,其使用的策略就是“同化”;当个体只注重原有母体文化,而不愿意参与或适应新的群体文化时,其采用的策略为“分离”;而当个体对保持原有文化和适应新的文化都没有兴趣时,这种文化策略就是“边缘化”。依据该模型可清晰的观察出影片中不同主人公使用的文化策略。
  二.《同名人》中主人公的文化适应策略
  :从传统到文化自由的转变
  电影《同名人》围绕移民美国的艾修克一家的生活展开叙述,展现了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在印度文化占主导的家庭生活和美国文化占主导的社会生活中的文化适应过程。由于印度的长期殖民历史,影片中的妻子阿诗玛在去美国之前,已深谙英文诗歌、文学等,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向往,这可以从其偷偷尝试艾修克的美国鞋时的欣喜看出来。之后阿诗玛便怀揣着对丈夫的信任跟随艾修克来到美国,但文化环境的突然转变似乎给阿诗玛泼了盆冷水。影片中阿诗玛刚到美国时完全不懂各种新式家用电器的使用,去洗衣房洗衣服时无法忍受流浪汉的粗鲁肮脏,生孩子时也不****惯美国人的露腿穿着
……环境的突然变化显然使阿诗玛经历了文化适应曲线中的“文化冲击”阶段,而在文化冲击下移民者容易产生无根感和失落感,并陷入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中,从而阻碍了对新环境的主动适应,因此阿诗玛首先选择的便是“分离”的

论《同名人》中流散者的跨文化适应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