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铜仁市第二中学
主讲人:刘顺
精品课件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0年10月15日至1998年10月15日期间出生),2017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5年10月15日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精品课件
考情分析
2016年全国卷25题,选择题
2016年江苏单科4题,选择题
2016安徽卷文综13题,选择题
2014年福建文综卷38题,材料题(36分)
精品课件
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归纳总结历朝历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完成下列表格
精品课件
重点疑难:察举制
含义: 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即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
主要分为举孝廉(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茂才(又作茂材,是汉代的另一种察举常科,西汉时原作秀才,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茂者,美也。茂才者,有美才之人也,即优秀人才。)等。
征辟作为察举制的补充。(征/徵,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精品课件
察举制的弊端
;缺乏严密的考试和监督。
,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弄虚作假。
东汉民谣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外篇卷十五《审举》
精品课件
科举制
科举制度是国家根据需要,设立若干科目,举行公开统一的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由礼部主持考试,择优录取,取得做官资格。再吏部试以“身言书判”,合格可以授予官职。
精品课件
科举制的发展
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创立时期)
唐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以诗赋为主。考帖经全赖背诵,做诗赋需要独立思考。(完善时期)
精品课件
北宋建国后,开始采取重用文臣、以文制武政策。宋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宋仁宗在位41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
科举考试制度比唐代严格。从宋太祖后期起,举人经礼部试之后,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实行糊名、誊录制度,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试,对贵戚子弟另设考场和别派考官,实行锁院以减少***。
精品课件
明代开始将起源于宋元时期的八股文规定成专为应试的文体,它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在程朱理学之中。读书人为猎取功名,埋头于四书、五经,写空洞的八股文,其他一切有用的知识,概不留心。这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展。科举制从此日益僵化。(僵化与衰落时期)
精品课件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186 KB
  • 时间202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