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1、眩晕的定义
眩晕是一种运动幻觉或空间位象体会错误。
病人主观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摆动、升降、翻滚、浮沉或飘移感(闭眼不缓解)为主症,多于头位变动和睁眼时加重,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眼球震颤、站立不稳、倾倒等症状,常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
临床工作中须与头晕和头昏相鉴别。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常可出现下列临床症状
1、  眩晕
2、  眼球震颤
3、  错定物位(过示)和倾倒
4、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2、眩晕的解剖基础—平衡三联
维持正常的空间位象有赖于视觉、深感觉和前庭系统,这三部分称“平衡三联”:
1)视觉:提供周围物体的方位和机体与周围物体的关系。
2)深感觉:传导肢体关节与体位姿势的感觉。
3)前庭系统:传导辨认机体的方位和运动速度。
虽然视觉和深感觉参与维持正常的空间位象,但是它们的病变很少主诉眩晕。前庭病变是引起病理性眩晕的主要病因。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眩晕相关的解剖结构
内耳(inner ear)
骨迷路:前庭、骨半规管、耳蜗
膜迷路: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膜蜗管
听神经:蜗神经、前庭神经
脑干前庭神经核团
小脑
皮层
其他:脊髓、头、颈、躯干、四肢
椭圆囊和球囊由支柱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毛细胞上方覆有一层胶体膜叫耳石膜,此膜系有多层以碳酸钙结晶为主的颗粒即耳石和蛋白质凝和而成(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解剖基础)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膜迷路解剖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与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定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 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发生率
占末梢前庭疾病的20-40%
-64/100,000人群
占老年人群的9%,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1或2~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1921年Borony首次描述此病
1952年Dix and Hallpick 描述了Dix-Hallpick检查法
1969年Schuknecht提出嵴顶结石症理论
1979年Hall, Ruby and McClure提出管结石症理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rh53719
  • 文件大小1.30 MB
  • 时间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