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认知语言学中意象图式理论.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认知语言学中意象图式理论.doc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一、意象图式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意象图式 (ImageSchema)是认知模型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研究意象图式对于研究人们如何建构范畴、形成概念、分析隐喻、理解意义、实行推理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意象和图式原是两个独立的概念。 18 世纪时康德讨论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图式是“连接感知和概念的纽带,是建立概念与物体之间联系的手段,也是建构意象、
制造意义的必要程序,个体共有的想象结构” ( 王寅, 2007:172) 。而意象常被视作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指代一种心理表征,即人们在看
不到某物时却仍然能够想象出该物体的形象和特点,而这正是在没有任何外界事物提示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能在心智中猎取这个事物的印象的一种认知水平。
Lakoff 和 Johnson(1987) 首次提出了意象图式这个概念。他们将它定
义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和运动活动中的持续再现的动态模式,这
个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性和结构性。 (Johnson ,1987:xiv)Gibbs
Colston(1995) 描述意象图式为空间关系以及空间中运动的动态模拟表征,而 Oakley(2004) 认为它则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
对感性经验实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 ( 李福印, 2007:81) 认知语言学家们赞同意象图式是基于人们的感知和体验的,并且先于人类语言。
换言之,“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并且认知过程包括: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意义等过程。所以,意象图式只不过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细节。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即“经验是在我们持续通过与变化的环境互动之中
产生意义的体验性感知运动和认知结构的结果” ( 王寅, 2007:37) ,其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论和互动论。所以,意象图式也是基于
体验,与现实世界互动,并抽象出来的一种形而上的结构。
二、意象图式的类型
象图式体现了这样的特征,并且与空间概念联系紧密。根据 Lakoff 的
分类,动觉意象图式可分为:容器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连接图式、
中心—边缘图式、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和其他图式。 ( 王寅, 2007:
190)
容器图式 (ContainerSchema) 就是将我们所言目标视作是一个容器,那么心智中马上形成界限作为容器,构成两个区域,容器里和容器外。
例如,“我在我们小组里是组长,班级中有三个小组”。如图1
所示,
我是个体 a,小组是容器 b,班级是更大的容器 c。但是,此例句无法
突出动觉意象图式的动态特征。另举例, Ipourthemilkintoacup.
如图
2 所示,此句中 themilk 是意象图式当中突出的射体 (tr=trajector)

acup 是相对于动态射体的静态界标 (lm=landmark) ,过程就是射体 tr 所经过的路径 (Path) 。
部分—整体图式 (Part-wholeSchema) 正是通过我们的亲自体验抽象而来的。简单来说,身体部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眼睛是人身体的一部分,那

认知语言学中意象图式理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生教育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