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于PS—InSAR技术的丽江断裂形变监测研究.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于PS—InSAR技术的丽江断裂形变监测研究.doc基于PS—InSAR技术的丽江断裂形变监测研究摘要:基于PSInSAR技术,利用欧空局28景ENVISATASAR数据,运用小基线集干涉处理方法,提取并分析了丽江断裂2003-2010年的平均形变速率。研究结果显示:(1)丽江断裂具左旋走滑形变特征;(2)年平均LOS向形变速率在3〜5mm/a之间,与地质资料较吻合。该研究为丽江地区地震预测提供一种可靠的断裂带活动数据,但丽江断裂进入城区后受城市化活动影响,断裂形变与地面沉降信息共存,较难分离。关键词:PSInSAR;丽江断裂;形变速率;L0S向中图分类号:P315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3)03-0319-050IJ1Jg以丽江市区为界,丽江一金河断裂分为南西和北东两段。该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表现出较强的活动性。在丽江一永胜公路12km处可见该断裂东支断层的地质剖面,断层明显切错古近系上部丽江组砾岩。断面产状NE28°/NW47°,其中发育侧伏向SW,倾伏角35。-40°的擦痕,判断该断层的最新错动为左旋走滑一止断性质;对取自该断层的样品的热释光绝对年龄测定,其最新活动发生在距今3〜21kao沿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在区内长120km区段内,自1481年以来共记录MM40地震20余次,较强的两次地震为1751年5月25口剑川6级地震以及1996年2月3口丽江7级地震;这两次地震的等震线长轴方向均为NE向,受丽江一小金河断裂控制,形成一条横贯研究区东南部的地震活动带(苏生瑞等,2004;韩竹军等,2004;周光全等,1997)O对研究区断裂带方向及活动性(速率)的测量,为定量化研究断裂构造对地应力场的影响以及揭示断裂带动力学机制提供必耍的数据。虽然王永安等(2004)、牛安福等(2004)、李忠华等(1998)在丽江地区及其邻区开展过地应力及水准测量工作,但由于测点分散、测量深度相差较大,测量值和方向都较为分散。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PermementScatter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简称PSInSAR)技术的优点在于解决时间失相关的同时,计算并消除大气、地形影响与轨道误差,保证干涉处理的正常进行,并可以获取毫米级精度的地表形变信息。PSInSAR作为空间探测的新技术,为高精度监测断层微形变速率提供了时间域的连续动态监测和空间域的大量测点,为定量化计算研究区的应力场提供了必要的、精确的数据,在地震、地质灾害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Ferrettietal,2000,2001;张景发等,2006;陈国浒等,2010;郭炳跃等,2011;屈春燕等,2011;许才军等,2011)。本文应用PSInSAR技术解析了丽江断裂微形变速率及特征。IPSInSAR数据处理方法111数据选取利用PSInSAR技术监测地壳形变需要同一地区大量的影像对,以保证较高的计算精度。目前常用的卫星数据有:欧洲ENVTSAT、加拿大的RADARSAT、日本AL0S及徳国的TerrSARX卫星。ENVISAT卫星由欧空局2002年发射,搭载的雷达传感器ASARI作波段波长为56cm(C波段)。考虑天气状况、轨道参数及数据可获得性等因素,我们获取丽江地区28景ENVISAT卫星降轨IS2模式,VV极化SLC数据(表1),外部DEM数据采用美国宇航局喷气

基于PS—InSAR技术的丽江断裂形变监测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