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完整版)读《跨越断层,走出误区》.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跨越断层,走出误区》近段时间,认真研读了曹培英老师编著的《跨越断层,走出误区》一书。这本书分十二个章节,结合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研究, 对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十个核心词进行了实践性的解读。曹老师说:十多年来,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一些方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的脱节,误区也绝非个别。因此,直面问题,澄清模糊意识,扭转偏颇取向,十分必要。边读边思中发现,自己对是的核心词原本就是只知皮毛而已, 比如若问我:什么是数感?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我会一片空白,不可置否。细细研读《跨越断层,走出误区》中的每一段阐述,分析“陷入误区的实践案例”,琢磨数感的培养:“数、读、看、推、算、估、用”,真是茅塞顿开,大有裨益。正如作者所说:一旦认识了数感的本来面目,就不难跨越理论与实践的断层, 数感的建立、发展与联系巩固, 就显得十分平常,相应的教学措施也就不必煞费苦心,另辟蹊径了。由此我想: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等等,教师首先要真正的理解这些核心词,也就是认识它们的本来面目。 于是我认真阅读每一章节, 在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新的思考,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新的问题。就以“数据分析观念”为例来说说自己的一些收获。课程标准2011版将“统计观念” 修改为“数据分析观念” ,就这一改变意味着什么?多少老师注意到了这样的改变?我们的教学实践跟得上这个改变了吗?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与课堂观察,觉得欠缺的还是很多。 首先对数据分析观念的几层含义就没有真正的理解掌握。课程标准(2011版)这样描述:“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 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细读课程标准的解读,再联系我们的课堂教学, 应该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呢?要怎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 并根据分析作出判断, 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呢?再反思我们的教学, 是怎么教学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 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呢?实际的情况是, 老师们对统一和概率内容真的不够重视, 究其原因:一是教材中涉及的统计概率知识相对比较简单, 老师们认为即使老师不讲, 学生也会,无非就是把所给的数据数一数、填一填、画一画、涂一涂,把统计表或者统计图填写完整,这些不用老师讲学生也会。二是觉得组织统计活动麻烦,要组织一些统计活动就得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考虑到各种因素也就作罢了。 还有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去收集数据, 收集什么样的数据,教师组织调控起来比较麻烦,还不如直接给学生一些数据,让学生分分、数数、填填。三是考试的时候统计之类的问题分值比率不大, 很少出现开放性的题目, 也都是一些具体的填写统计表和统计图的问题。因此老师们在教学时也就关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比较少一些。 正如曹培英老师分析的着眼于当下教学现状和教师需求,亟待突破的两个瓶颈:其一,统计活动的资源还不够丰富,统计活动的内涵还有待增强“统计味”。这也是落实“过程性”、提升“亲切感”绕不过的坎。其二,鉴于小学数学的统计教学内容, 还是以统计图表和平均数为主

(完整版)读《跨越断层,走出误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摩登e代
  • 文件大小298 KB
  • 时间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