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优选教育论语选读中庸之道.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主题四第十四课中庸之道感知整体把握应用体验之旅理解文段层析层析一层析二层析三层析四第十四课中庸之道2014年8月19日《中国青年报》09版发表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撰写的文章《“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批韩寒《后会无期》是烂片,并称韩寒为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有人认为肖鹰的文章言语犀利,切中要害,也有人质疑他纯属个人炒作,更有学者指其文风颇似“大字报”式的批斗。19日晚,肖鹰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写这篇文章出于一个文化学者的责任心,并直指当代文化环境存在的病态:韩寒一开始就以“反应试教育的天才英雄”自居,说“我不读文学史,我就是文学史”,这话无知、狂妄。韩寒的回应包括三方面:其一,以恶劣辱骂为基本手段反击质疑;其二,坚决否认自己的作品是别人代笔;其三,起诉、撤诉,高调宣称追究批评者的“法律责任”,却又不了了之。文艺批评本为正常现象,肯定优点找出不足,对文艺创作极为有利。可是当代文坛有人不懂中庸之道,不但不能协调一致,反而“恶劣辱骂”,全无大家风范。“中庸之道”是儒家推崇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人生处世的真谛。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孔子的“中庸之道”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策略。[课标要求]、、、。“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发展要求]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颛孙师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末期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出身微贱,且犯过罪行,经孔子教育成为“显士”。孔子死后,独立招收弟子,宣扬儒家学说,是“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他好学深思,喜欢与孔子讨论问题。在忠、信的思想上深受孔子教育影响,把孔子关于忠、信的教导写在大带上,以示永远不忘,并在实践中收到明显效果。他卑视品德修养低下者,认为缺乏道德,行为不坚强,信仰不坚的人有了不为多,没有不为少。他随孔子周游列国,曾被困于陈、蔡。他提出,士应该看见危险便肯豁出生命,看见所得便考虑是否该得,祭祀时考虑是否严肃认真,居丧时则应悲痛哀伤。他与人交往注重宽宏豁达,他喜欢同比自己贤能的人交朋友,主张“尊贤容众”。他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能做到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就是眼前受到别人的攻击、欺侮也不计较,故被称为“古之善交者”。他又办事勇武,在孔门弟子中是忠信的楷模,后人称其有“亚圣之德”。他生活上不拘小节,不讲究外观礼仪,不追求衣冠整洁美观;随和从俗,与墨家相近,在观点上与墨家有相通之处。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即以其配祀孔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陈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封“宛邱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尊为“陈公”,并升为“十哲”之一,从祀孔子。儒学讲求的中庸之道,主张在矛盾对立的两极中作出优化选择,追求人与人,或人与事之间的“和”——谐调。中庸之道追求的“中”的确切位置,是优化选择决定的,坐落在过头和不及之间的“无过无不及”的“临界位置”。过头和不及是事物的两种极端化倾向,或者说两种错误倾向,孔子认为都不足取。孔子主张凡事有度,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道。孔子鄙视那种善恶不分、含糊苟且、两头讨好、“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折中主义者。总之,中庸之道是一种反对走极端,主张在异见、对立之间寻求协调统一,找出对各方统筹兼顾,具有宽大包容性和广泛满意度的黄金中道,体现了和平理性、稳步渐进、损失最小、收效最大,以实现谐调为目的的优化决策路线。诵读下面的内容,完成1~5题。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突破词句]。(1):____________________(2)师也过.,商也不及过: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缺少(2)过头(3)亲厚(4)靠在一起(5)交往

优选教育论语选读中庸之道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65369829
  • 文件大小1.04 MB
  • 时间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