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鲁迅的学者本色与文学价值.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鲁迅的学者本色与文学价值 (2016-04-0313:28:38)鲁迅的学者本色与文学价值贾振勇     人们常说继承鲁迅精神,可是鲁迅精神究竟为何物?是冷对千夫指还是甘为孺子牛?是“呐喊”还是“彷徨”或者是“故事新编”,当然都是学术选项,但对怀抱严肃学术伦理意愿的学者来说,还原、再现和发扬这个历史人物、文学人物的真实与价值,以平常心立意,首先把鲁迅当个凡人来研究,进而洞悉他的非凡,才是最重要的。 “常人”鲁迅:不知世故是天真鲁迅历史影像的多重性,既源于鲁迅自身的丰富性,也出于我们判断鲁迅原点的差异性。笔者以为,在鲁迅“完型”过程中,从衣食住行到思想精神,尽管屡经“转变”,但始终有一个更为内在和隐蔽的原点在支撑,这是他骨子里不变的本色——天真。鲁迅同代人的感触,或许更真切。比如,张定璜说鲁迅“有的正是我们所没有的,我们所缺少的诚实”。张申府认为,“人的最不可恕的毛病是虚伪。鲁迅是恰与这个相反的……鲁迅的文章只应向更真切处作”。李长之感慨鲁迅的人格恰与“怕落伍,又怕遭殃,就作出一种依违两可的妾妇状”形成鲜明对照。曹聚仁赞叹鲁迅“不曾改变他的节操,至死还是‘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人’”。在反对者眼中,鲁迅曾被冠以“世故”老人,但此“世故”非彼“世故”。对此,沈从文当属知鲁迅者:“懂世故而不学世故,不否认自己世故,却事事同世故异途,是这个人比其他作家名流不同的地方。”类似观感,并非限于学界文坛,当年就有报人直言:“我以为‘天真’是鲁迅的本性”。“不知世故是天真”,是凡人鲁迅所具有的最非凡、最可宝贵的品格。它是否足以成为鲁迅为人为文的原点?它是否足以成为鲁迅研究的基本支点?或许,我们该细细琢磨一下马珏初见鲁迅时的感受:“我看了他的作品里面,有许多都是跟小孩说话一样,很痛快,一点也不客气,不是像别人,说一句话,还要想半天,看说的好不好,对得起人或者对不起人。鲁迅先生就不是,你不好,他就用笔墨来痛骂你一场,所以看了很舒服,虽然他的作品里面有许多的意思,我看不懂;但是在字的浮面看了,已是很知足的了。”“常识”鲁迅:梦与怒之间的美满文字  促成鲁迅自我建构与被建构的因素不胜枚举。同一阵营者,未必能知人论世;非同道者,却常一语中的。比如叶公超认为,“他的思想里时而闪烁着伟大的希望,时而凝固着韧性的反抗狂,在梦与怒之间是他文字最美满的境界”。倘若叶公超所言不虚,那么造就鲁迅及其“梦与怒”境界的动力源又何在? 在鲁迅生前身后,已有诸多先贤耆宿对此做过丰富而深刻的阐释。已成公论者,往往是在事实与常识基础上得以鞭辟入里。笔者以为,在有关鲁迅的诸多事实与常识中,有一个重要层面尚存在很大研究空间,这就是创伤与鲁迅之关系。少年家道中落、青年婚姻不幸、中年兄弟失和、老年百病缠身,诸多坎坷轮番来袭,对他的心理状态与精神气质均会产生影响。“性喜疑人”、“语多刻薄”、“尽是诛心之论”,需要在“天性使然”和“环境造成”中间进行反复探索。“一张冷冰冰的青脸”的背后蕴藏着是他的“一腔沸血,一股热情”。创伤的疗救、激励和艺术升华,成为他自我建构、塑造文学理想国、绽放艺术个性的重要支点。创伤与鲁迅之关系,在民国时代已有学者涉猎,以张定璜《鲁迅先生》、李长之《鲁迅批判》较为突出。最近20多年,鲁迅研究的心理学维度一直不冷不热,有力度、有水平的成果尚在少数。正如勃兰兑斯强调文学史“

鲁迅的学者本色与文学价值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702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