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办好民族寄宿制完小促进新农村建设.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办好民族寄宿制完小促进新农村建设.doc办好民族寄宿制完小促进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笔者作为长期在基层小学工作的教师和人大代表,下面以我们大竹堡乡为例,谈谈建设农村民族寄宿制完小和集中办学的一些思考。一、建设农村民族寄宿制完小的必要性 1、建设农村民族寄宿制完小是顺应农村客观形势变化、满足农民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当前,农村人口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一是农村人口结构上,随着计划生育效应的显现,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小学适龄儿童急剧减少。二是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负担不断减轻,农民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比以前更加强烈。这些变化,亟需农村义务教育进行适应性转变。建设农村寄宿制完小,通过集中优势资源,为农民子女提供优质教育,符合广大群众的愿望。三是随着外出经商、务工的青壮年农民不断增加,其留在家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农村社会问题。根据现在的趋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村“留守子女”数量不但不会减少,还会持续增长。积极发展农村民族寄宿制完小,使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及时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让青壮年农民安心外出经商务工,将对建设新农村起到积极的作用。四是由于基础教育点多线长,政府投入有限,小学教育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多数农村小学举步维艰,设备极其缺乏。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寄宿制完小,使每一份有限的资源都用在教育的刀口上,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进而带动初中、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 2、建设农村民族寄宿制完小是改变农村素质教育实施难的现状,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必然选择。大竹堡乡的教育状况:一是原来校点多规模小。大竹堡乡人居十分分散,长期以来,为普及义务教育,在村和部分村民小组兴办了村小和教学点,形成了村村办学的格局。截至2002年底,全乡共有7所村小和校点。从2003年8月起,我乡就将全乡所有村小撤除,只保留乡中心校,实行全县第一所民族寄宿制完小的管理模式。之前是学校布局分散,严重影响了教育投资效益的发挥。二是导致教师既超编而工作量又大。从教学来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村小学规模小生数少,但班数不少,教师工作量大。部分小学不得不采取“包班教学”或“复式教学”方式,一个教师包揽了全班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因而,除了能开设语文、数学课程外,其他课程难以开全。部分小学没法完成义务教育规定的各科教学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对农村小学无异于一句空话。三是教学手段落后和教学时间不足。由于村级小学投入有限,教育设备严重缺乏,教学仍旧局限于“一支笔、一本书、一个黑板”。加上农村学生居住分散而且路途较远,上课时间得不到保证,新课程改革难以实施,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建设农村民族寄宿制完小是落实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农业税的全面取消,政府公共服务的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转移,其主要职能转变为抓“三基”,即抓基本国策、基础设施和基础教育。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应该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但农村小学布局过于分散,从根本上制约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其中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培养有文化、懂技

办好民族寄宿制完小促进新农村建设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fhrekp299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