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河洛文明展位于省西部的丘陵地区,属黄河流域。古时人们将山南水北的地区称之为“阳”,正是恰好处于洛水之北、邙山以南而得名。从入口处一直延伸到前沿的中轴坐标线上,就向我们展示了曾经在建都的十三个王朝,它们依次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西晋、北、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在建都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多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之一,有“十三朝古都”之美誉。我们面前看到的这一幅河洛地区古代都城形势图上,沿洛河东西绵延三十公里的围,依次分布着偃师商城遗址、夏都二里头遗址、汉故城遗址、隋唐城遗址和东周王城遗址,它们的分布围如此之密集,在世界围都非常罕见,在史学界有“五都荟洛”之称。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曾经这样由衷的称赞过“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城。”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现在让我们走进展厅来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约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是1959年修中州渠时发现的,,保存得十分完整。属于生活在距今5万——20万年前纳玛象的象牙化石。在它的旁边还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鸵鸟蛋和水龟化石,证明在远古时代,地区生长着高大的植被,生活着各种动物,非常适合原始人群在这里进行采集和狩猎等生产活动。我们在北窑旧石器遗址发现了距今30万年前的砍砸器、刮削器等,证实了早在十万年前,的先民们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大家从这些砍砸器、刮削器中可以看到这些工具很路边的石头没有太大的区别,旧石器时代劳动工具的特点就是通过简单的砍砸用于平时的劳动,劳动工具的加工相对简单。在这边我们可以看到一具非常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是1994年在路中亚大饭店出土,,。古菱齿象躯体雄伟庞大,两根门齿粗壮,生活在距今3到5万年前。裴岗文化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因1977年首次发现于新裴岗村而得名,属于距今约8000-7000年。石磨盘和石磨棒为代表性器具,它们是进行粮食加工的工具,为粮食、谷物脱壳使用的。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距今5000-7000年,仰韶文化是原始社会由繁荣走向分化、逐步趋向文明社会的时期。当时制工艺已相当成熟,流行泥条盘筑法和彩制品。彩是仰韶文化的标志,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原始艺术形式。伊川缸(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展柜里摆放的几个大约半米高的筒形的缸,它们大多圆唇外卷,大口深腹,底部则是平的,缸体上绘有不同样式的花纹,看上去像制作粗糙的工艺品。可别小看这些不大起眼的缸,它在文物界可是大名鼎鼎,有着自己专有的名字——伊川缸。缸的底部有一个小指粗的小洞,是瓮棺中有代表性的一种。伊川缸因1959年首次在伊川县发现而得名。为仰韶文化较为典型的彩葬具。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就是图板上所展示的绘有一幅颧鱼石斧图案的伊川缸,为1980年临汝阎村遗址出土,通高47厘米。左侧为颧鸟衔鱼,右侧为带柄的石斧,颧、鱼很可能代表古人崇拜的神灵,斧表示武器或者劳动工具。原始画师为表现鹳的轻柔白羽,将鹳身涂白色,石斧和鱼则以简练、流畅的粗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填充色彩,犹如后世中国画"填色"画法,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雏形。今天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火种器这件器貌不惊人,但意义重大。,为手工制作,属厚胎夹砂红器;形状为亚腰筒状,小口圆唇,,斜肩,束腰;底径9厘米,底不平;腹中部偏上处有2个对称圆孔,底部中心有1个圆孔,3个圆孔的孔径均为2厘米;外表装饰竖绳纹。该器物的制作与使用年代应为距今5600年前。其口部较小,便于放置火种后聚火、排烟;腹部有对称双孔,便于器充入适量氧气;其底部不平且有一孔,既可以排灰,又可以让少量空气充入器,促进空气循环,保证了火种在该器缓慢、持续燃烧。火种器的发明,其筒状、透气、漏渣、耐高温等特征,均被后世的火炉所继承。从这一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小小火种器人类大发明。离开了仰韶文化我们进入龙山文化的展区。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距今约5000-4500年前。因最早发现于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而得名,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制业有明显的进步,普遍使用了轮制技术。龙山时代的器其中最著名的是黑。黑以黄河古道淤积的天然黄胶泥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室烟熏渗炭工艺烧制而成,先进的封窑技术,让弥漫在窑中的浓烟通过科学的渗碳原理,将烟中的碳粒渗入坯体而呈黑色。其特点是胎壁细薄但质地坚硬,表层无釉却漆黑发亮。纺轮,纺线工具,也是纺织业开始的标志之一。鬲[lì],炊器。侈chǐ口(大口),圆腹,下方为三个中空的袋状形足,这样的中空袋状足,对可以增加容积,对外可以增大受热面积,作用是直接放置在火焰上加热煮食。从龙山文化时期大量出现,分布围广泛,应当是作为日常生活用具使用。甑(zeng四声)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eny00011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