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课件.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attitude)。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一、态度的定义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①《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②、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③(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教材P154社会态度的理解与分析第一,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是不一定表现在外的心理倾向。第二,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第三,态度总是带有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对客体对象具有评价意义。第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二、社会态度的特性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特性(一般特性和内在特性)第一,态度的一般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的动力性。第二,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态度是个体以特定的几种反应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这些反应倾向是情感的、行为意向的和认知的。这种观点对后期的研究影响很大,人们通常认为,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由知、情、行三部分组成。&认知因素;认知是指认识事物的过程。态度的形成,必须先有认知,才能确定人或事物的作用、意义、结果等。&情感因素:对一事物的态度,总是掺杂或多或少的感情色彩,并且感情往往比认知更重要。&意向因素:态度直接导致人的行为意向。态度的心理成分或三要素的分析(1)认知因素指个人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它规定了态度的对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等。认知因素是个人知觉和判断的参考,也是态度的其余部分的基础。(2)情感因素是人对某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或情感。情感因素是态度的核心。(3)行为意向因素指个人对外界的人或物所预备采取的反应或行动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在将来对某个态度目标采取行动。,但有时候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当三者出现矛盾的时候,情感因素最重要。——认知清楚,不能够真正转变人的态度。——认知清楚,不能够保证感情融洽和行为意向的产生。只有认识清楚、情感增强,才能保证行为的思想准备状态的出现。(两个人的纠纷)四、,、社会态度的功能态度对人们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nshenglu2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20-08-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