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明亡后吴伟业的诗风及其形成原因.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文树形图:明亡后吴伟业的世风及其形成原因后期诗风探究此种诗风形成原因明清易代时期仕清时期辞官归家时代所致个人遭遇所致违心仕清与卞玉京的爱情悲剧明亡后吴伟业的诗风及其形成原因摘要:吴伟业是明清之际一代文坛宗主,她的诗歌创作以明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她前一个阶段诗风偏于绮丽风雅,后一个阶段诗风苍凉凄婉。可能是因为她是“贰臣”的缘故,研究它的人不是很多,大多数人都只是对她仕清的悲苦心理、代表作及叙述方面进行研究,对她诗歌风格前后的转变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对她后期的诗风及其转变的原因进行探究。关键词:吴伟业;后期诗风;仕清;苍凉吴伟业研究综述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在当时她能与文坛宗主钱谦益并驾齐驱,可见她当时的声名也不小,要对当时社会整体上的诗风和文人心态进行了解,她是不可被忽略的。但现今研究她的作品却不多,有研究的也都只是针对她仕清的悲苦心理、代表作及叙述特色方面进行,认为她的诗风是苍凉厚重的,造成她此种诗风的原因是时代动乱,但对她诗歌风格前后的转变研究较少,本文将从她后期的诗风及其转变的原因方面进行探究。经过探究,我个人认为吴伟业后期的诗风是沉重哀婉、悲凉凄楚的,而造成她整个一诗风的原因除了大家公允的时代因素外,她个人的遭遇以及心理问题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她和钱谦益同为贰臣,她一直郁郁不快,而钱谦益却能悠然自得的与美人安度晚年,她的心理问题不失为一个促使她诗风转变的关键性因素。经过我的论证,希望能给以后研究吴伟业诗风方面的人以参考和借鉴。正文吴伟业的诗歌创作以明亡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早年春风得意,春花满眼,诗作才华艳发,吐纳风流,多风华绮丽之作。《四库提要》论吴伟业诗歌云:“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风华绮丽是吴伟业诗歌的突出特点。例如《田园杂兴八首》(其四):“竹坞花潭过客稀,灌畦才罢掩松扉。道人石上支颐久,渔父矶头欸乃微。潮没秋田孤鹜远,阁含山河断虹园。亭皋木落黄州梦,江海翩跹一羽衣。”[1]中年以后遭逢丧乱,经历过国家的兴亡,诗作风格与前期有所不同,多哀怨凄婉之音。晚年心境愈加凄凉,学庾信风骨愈上,诗作多苍凉悲楚之调,作品则偏重于表示遗民之痛、失节之恨,悲凉凄婉。如《自叹》:“误尽平生事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松筠敢厌风霜苦,鱼鸟犹思天地宽。”这就很明显的流露了她内心对于自己失节的痛恨,一种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其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眠之致。及乎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就准确的概括了她诗歌的特色及前后的变化。后期诗风探究(一)明清易代时期明清易代之际,战乱不断,她作为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者,此时诗歌多是对统治阶级罪恶行径的揭露,以及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统治阶级改朝换代的战争却给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吴伟业她亲身经历了这一次战乱,看到了民众的灾难和痛苦,此时,她继承发扬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传统,用她的笔的对这一现实作了生动如实描绘。如《芦洲行》:“金戈铁马过江来,朱门大户谁能顾。……丈量亲下称芦政,鞭笞需索轻人命。胥吏交关横征派,差官恐喝难供应。”《遣闷》:“十载乡园变萧瑟,父老诛求穷到骨。一朝戎马生

明亡后吴伟业的诗风及其形成原因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