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础佛学辅导讲义.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0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佛教基础佛学辅导讲义.docx序言佛法是有精密条理的教法,经籍繁多,教理高深。对于初学面对无边的法流,不免望洋兴叹之感。如缺乏一般性的了解,就拘蔽于所传授的,或通俗的信仰,自以为是最究竟、最完美的佛法,那就不免固蔽而流于无知了。为此,初学者应先概略的了解佛法的本质与多方适应性。《佛学基础》是属概论性的入门书。从了解佛学概念,乃至佛学的简史、五乘教法、佛学宇宙论、有情身心的研究、有情流转的业感、以及流行在中国的各宗思想要略。如此让初学者,対整个佛教有多方面的一般的概略认识,然后研究深入,这就是编辑此书的意图所在。从释尊大觉而流传的佛法,是适应众生根性的,方便诱导而使学者达成身心自在解脱。人类的根性是多样,佛法也就各殊。佛法历经反期的流传,传到各区域乂呈现不同特色。无论是印度、中国及各地区的佛法,由于学者的好乐不同,有重信赖的、重戒行的、重义解的、重智证的,重自得或利他的。有不同的义解、持行,也就有不同的宗派产生。总之,佛法是解理的德行的宗教,是以身心的笃行为主,而达到深奥与研究。佛法的本质,决非抽彖的概念而已,也决不以说明为目的。佛法的止解,决非离开信与戒而可成就。法是佛学的根木问题,信解行证,不外于此。所以《佛学基础》亦可是《佛学概论》,同学们能通泛概略的了解,然后取适应于自己个性的,或适应现代人心的,去深入、持行与发扬,作一个完美的佛弟子。目录第一章佛法僧三宝 1第一节何谓佛 1第二节释迦牟尼佛 2第三节何谓法 7第四节何谓僧 8第二章佛学之史略 10第一节印度佛学略史 10结集三藏 10二巴利语及梵语佛典 12三南方与北方佛教 12四三藏十二部 13五部派佛教 15六佛教在印度之兴衰 16第二节 中国之佛学 16一经律论Z翻译 16二宗派之成立 18三 唐末以来之变迁 18第三章五乘教法 19第一节人天行果 19一皈依三宝 19皈依三宝的意义 19如何皈依 21皈依后之行业 21二五戒 22总说五戒 22别说戒相 24五戒受持 28三 五戒与十善 30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30十业之果报 31第二节声闻行果 32一四谛 32苦谛 33集谛 34灭谛 35道谛 36(一) 略说三十七道品 38(二) 八正道与三学 40四谛的因果次第 41二果位差别 42七贤位 42四圣位 44第三节缘觉行果 49名义 49二十二因缘 49略释十二因缘 49以时观十二因缘 51按性质观十二因缘 52顺逆观十二因缘 52第四节菩萨行果 53大乘与小乘 53二所修胜行 54三行位 55第五节三乘共学 60一三法印 60二一实相印 62离言方便施设 63真空 63妙有 64第四章佛学之宇宙论 65第一节三界六道及九地 65欲界 66二*** 69三无*** 70四九地 71第二节三千大千世界 73第三节四劫 73第五章百法Z要略 75第一节百法分位 75第二节心法 76第三节心所法 力第四节色、不相应行及无为法 80第六章 有情Z身心 82第一节 五蕴 82色蕴 82受想行识 84第二节 处与界 84第三节 佛说三科的意趣 85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 85第五节 有情的出生 87第七章业感缘起 87第一节缘起论 88第二节业惑缘起论 88一业的种类 89二业的体性及性质 90三业力感果的时期 91四引业满业 92五 业果 92正报 92依报 93第八章各宗要略 94绪论 94第一节 三论宗 95史略 95判教 95教义 96第二节 唯识宗 97学统 97典籍 97三判教 98教义 98第三节 华严宗 99宗义及学统 99判教 100教义 101十玄门 101六相 102法界观 102第四节天台宗 104学统 104判教 104教义 105一念三千 105三谛圆融 105第五节禅宗 106一 源流 104宗义 107二入四行 108第六节 净土宗 109一 史略 109二 修法 109信愿行 110正助杂三行 111三辈九品 111第七节律宗 112传流 112判教 113宗义116115一史略 115第八节密宗二 宗义 116两部曼荼罗 117四种曼荼罗 117六大五智佛 118三密力口持 119三种成佛 119第九节 小乘二宗Z略要 120俱舍宗 120成实宗 121隽语 123第一章佛法僧三宝第一节何谓佛所谓佛者,梵语佛陀之简称。(梵语,指印度之语言)译言觉者,或智者。即真正圆满觉悟宇宙人生之真相,亦即了悟诸法之事理的一切智人。因众生由无明所覆盖,对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知不觉,而流转生死。出世圣人,历劫修因,行满果圆,于一切无明睡眠中,朗然大悟,妙契宇宙之真理,如顽云开,故称觉者。觉有正觉、等觉、无上觉三义。正觉简别凡夫不觉和外道的邪觉而言,凡夫对于事物的真相不明,起种种颠倒,所以名不觉。外道依于有限的定力和通力,见事物的某些部分道理,执为真实,建立种种错误理论,自命为觉,实际上仍是有漏

佛教基础佛学辅导讲义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139 KB
  • 时间2020-01-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