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隈研吾的建筑.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长城下的公社“竹屋”,到上海的“Z58”空间,中国人对隈研吾的认识是一步步深化的。这一次,这位当今日本建筑师的领军人物在中国又有新的动作。最近,SOHO中国把其重金打造的三里屯SOHO项目交给了他,而此前,在中国美术馆西南分馆的竞标中,隈研吾也战胜扎哈·哈迪德等国际大师一举夺魁,120万平方米的成都“新津水城”的城市规划项目也即将成为其建筑生涯的一次全新挑战。4月20日,主题为“Buildbuilt建筑建筑”的隈研吾建筑展暨751梁子空间·隈研吾“T-House”设计启动展在京开幕,足以作为对隈研吾建筑作品和思想的一次总结。究竟是什么,让这位日本建筑师的作品总能在中国生根,而不会因为是外国建筑师的身份而“水土不服”,并很少有对其作品的褒贬不一的评价?事实上,他作品中那种隐忍、内敛、辩证的东方哲学,总能引起共鸣,就像其经常强调的:“建筑自身存在的形体是可耻的。”也许,隈研吾的建筑从未真正强迫性地存在,他的建筑,会让建筑消失,在大地上,在自然中。负建筑:败中求胜中国人认识隈研吾通常起于长城脚下的“竹屋”,他利用竹质材料建构的独特空间真正实现了“结庐在人境”。长城沿着斜坡修筑,毋须弄平地表。这种原理很有活力,专为在严酷大自然中造大型建筑物而设计,可谓“败中求胜”。事实上,隈研吾自身的建筑经历也有“败中求胜”的轨迹。隈研吾给自己的创作生涯所”设立时期,其间最典型的作品,是位于东京世田谷区名为“M2”的建筑。“M2”外观突兀,一根古希腊式的巨大柱子耸立中央,完全是古典建筑废墟风作派。然而,这期间恰逢日本从泡沫经济亢奋到幻灭,一度被奉为“后现代的旗手”的隈研吾,也很快变成了“建筑罪恶集权化”的始作俑者,从此被“逐出”东京建筑圈,大约12年间,他没有接到一个东京的工程项目。隈研吾自此开始接手东京以外的地方工程,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状况都不尽相同,建筑师第一次考虑到建筑的适用性和生态性。在这一期间,隈研吾屡获日本各大建筑设计类奖项,无论是石博物馆、水/玻璃,还是龟老山展望台、广重博物馆,他的作品已经变得更为宁静、温柔,他的风格逐步“弱”化:开阔的庭院、半透明的空间感、以墙壁栅栏或玻璃建起的通透立面,加之适度引入水、竹等装饰元素。1995年,在建造“龟老山展望台”的时候,隈研吾产生了让建筑的轮廓暧昧化,也就是说,让建筑物从自然中消失的想法。这一想法,逐渐奠定了他关于“负建筑”的理论——即消除建筑的建筑性,让它最大程度地融合在环境当中。其独特性也在于他善于利用环境特征来创作,并随着环境特征的变化而变换建筑形态。可以说,他的作品已非一种静态的呈现,而是让更多地让人感受建筑与人类、与自然的对话。弱建筑:以柔克刚老子道德经的“弱胜强,柔胜刚”,让隈研吾有深切的体悟。1995年阪神大地震震垮了阪神高速公路的高架路段,也震惊了日本人原以为傲的土木技术。一般的反应是兴建更为强固的建筑构造物,以增强其耐震程度,隈研吾先生却不认为“强建筑”真的能保护居住者的安全,他反而寻找“弱建筑”的可能。外表看似柔弱的建筑,却比强建筑更能耐震,也让人感觉到传统建筑的温馨与美。2005年大阪的“福冈空中广场”就是“弱建筑”的代表作,这是栋临时建筑,预定使用10年之后便要拆除,隈研吾采用塑料帷幕来做它的外墙和内部隔间的建材。这种建材看起来很柔软而且很薄,然而,经过试验,它却完全禁得起强台与强

隈研吾的建筑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