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总部电话:010-62698755,82387776
1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广义世界观同时包含人生观、价值观。
(2)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二者对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作为整体的世界(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两者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的关系。)
。世界观作为思想原则在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为方
法论。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明确提
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思维
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
即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其基本表述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通过心物、天人、名实、理气、道器、知行以及有无、形神、本末、体用等关系来揭示和表达的。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对立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除此以外,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就没有任何别的含义。
(2)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哲学作为意识形态确有其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则表现为阶级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不同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但哲学的党性恰恰不是指其阶级性。
(3)二元论是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和一元论相对立。笛卡尔是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者。二元论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它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最终还是要陷入唯心主义。
二元论(dualism)的概念是很晚才提出的;但二元论的观点自古希腊就存在,其典型代表是柏拉图。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肯定世界的物质性。②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因素。③力图从具体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④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形式。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①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②背离了古代哲学的辩证法观点。③具有三个历史局限性,即机械性(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片面并否认矛盾)和唯心史观即唯物主义不彻底性(不能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性:从唯心主义的立场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意识当作现实世界的本原。
(2)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情感、意志)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外部世界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产物。
(3)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观念、概念、理性)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的本原。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摒弃了旧哲学企图使哲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幻想,指出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统一

中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