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万箭穿心》:悲伤城市和悲剧人物.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万箭穿心》:悲伤城市和悲剧人物
有句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个体命运的存在多少都会和其生活的环境有关,而《万箭穿心》就是一部讲述武汉这座城市和一个武汉女人的电影。
这些年,在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浮华背后也出现了一批关注市井生活、底层人物,带有强烈地域特色的电影作品,如《钢的琴》、《浮城谜事》、《桃姐》等等,它们都选择用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讲述一些生活琐碎里的五味杂陈,用一些极其生活化的语言描述一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他们既是自己生命里的悲喜剧主角,也是那方水土、那个时代的具象缩影。
从这个角度来看,改编自武汉著名女作家方方同名小说的电影《万箭穿心》,应该是在展现地域特色和人物关系上做得极为出色的了。这点尤其表现在电影的武汉方言版本里。虽然男女主角的武汉话还稍显蹩脚,但一个个熟悉的地名、一个个标志性的场景、一个个饱含时代印记的画面都生动地描画了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武汉。灰蒙蒙的江面,壮丽的长江大桥,细雨中的武汉轮渡,热气腾腾的热干面,人来人往的汉正街,人们脖颈上的汗珠,这些画面都是武汉这座城市的独特视觉符号。

电影中有几个镜头,看似无关紧要,但在故事的发展中却充满了浓浓的武汉味道。在火车道口,骑着自行车上班的人们都望着同一个方向。他们都穿着差不多的衣服,工人们穿着蓝布工作服,领导干部穿着劣质的白衬衣,他们等待着火车驶过,一只脚站在地上,一只手提着白色塑料袋。那里面装着他们的早饭,也许是面窝,也许是煎饺,也或许是烧麦。武汉的早点文化很是丰富。火车过去,闸口开放,工人们纷纷将自己的早饭放进车前的小筐里,一只脚划上自行车,齐刷刷驶进工厂的大门。他们纷纷打招呼,再快速地分开。武汉工人们的普通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这样的细节在许多电影里都有出现,它们的存在与剧情的推动并无直接关系,但它们的出现却让这样的镜头复原了那个九十年代的时间和环境,一种现实感被极其自然地呈现了出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武汉这座城市,伴随着其自身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用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钢铁厂、武汉船舶制造厂等名字收获了历史性的荣耀。曾被称作“东方芝加哥”的大武汉有着自己的荣辱记忆,那个曾和“大上海”并肩的城市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重工业的衰退,城市化进程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人们对于武汉这座城市的感情是复杂的,老武汉人有着不能改变的优越和骄傲,但面对时代变迁、国家改革,他们又深知自己的落后和不足。人们每天骂骂咧咧地生活,诅咒着这该死的夏天,拥挤的人潮,生活的不如意,但依然奋力地闯荡,用力地过活,卯足劲地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所以,你说武汉人是愚蠢的乐观也好,是偏执的自信也罢,工人的韧劲和闯荡码头的江湖气充满了武汉人的精神。就像是电影里点出“万箭穿心”的镜头一样,女主角在经历家庭变故之后,依然倔强地不“信命
”,不“信邪”。你说我的房子风水不好,是“万箭穿心”,在我这里偏要把它变成“万丈光芒”!在缓缓驶向江那边的轮渡上,这个武汉女人眺望着江水,凌烈的风夹杂着些细雨吹打在她的脸上。对面江滩上的景色既不绚丽也不浪漫,就是生活的真实色彩,日复一日,经历时间的打磨。武汉的景色和武汉人的脾气融为了一体。而在一个远景中,船身上几个巨大的“轮渡欢迎你”不痛不痒地立在那里,没有浓烈的商业气息,也没有都市繁华的模样。船上的人们展现着武汉百姓生活的群像,有年轻的情侣,有退休的老

《万箭穿心》:悲伤城市和悲剧人物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