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综合解析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项测评试卷.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综合解析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项测评试卷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综合解析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项测评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项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中关于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可佩戴凹透镜矫正2、如图所示,F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P为2倍焦距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经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如图所示,将乒乓球放置于吹风机出风口的正上方,球会悬在空中。若将乒乓球稍微向左或向右偏移,放手后乒乓球都会恢复到正上方,这主要可以用下列哪个知识来解释( ) 、如图1所示,从P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P’点。现有一条光线也从P点发出,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在图2的四种表示中,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分别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如图所示,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甲、乙、丙、丁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ρ丙、ρ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F乙<F丙<F丁,ρ甲<ρ乙<ρ丙<>F乙>F丙=F丁,ρ甲=ρ乙<ρ丙<<F乙<F丙<F丁,ρ甲>ρ乙>ρ丙><F乙<F丙=F丁,ρ甲<ρ乙<ρ丙<ρ丁7、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G甲>G乙,底面积s甲=s乙,两物体分别对地面的压力为F甲、F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比较压力和压强大小( )>F乙p甲>p乙 <F乙p甲<=F乙p甲>p乙 =F乙p甲<p乙8、如图所示,两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ρ水<ρ盐水),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pB<pC >pB>pC <pB=pC =pB=pC9、如图所示,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动小于物重G)将重力相同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拉力分别为F甲、、η乙,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F乙 =F乙 >η乙 <η乙10、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乘客会向前倾,,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一个薄壁柱形容器,放有一个均匀的实心柱体A,重力为,现沿容器内壁缓慢注水,当注入的水时,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零,此时A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为 N,接着把A竖直提高,下表面没有露出水面,则A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少了。2、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球的结构类似于(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某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图中表示近视眼的是(选填“甲”或“乙”)图,近视眼应配戴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3、2021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2周年,大型驱逐舰一一大连舰正式服役,,则该驱逐舰在海面上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 N,海面下5m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a,当舰载机离舰后,舰身会(选填“上浮”、“下沉”或“保持不变”)。(g取10N/kg,)4、物体在3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变为10N时,物体将向右做(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5、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面高度如图所示,则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甲容器中点A和乙容器中点B在同一水平线上,则pA pB,已知ρ水>ρ酒精(两空均选填“<”、“>”或“=”)。6、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为3:2,则两辆汽车做功之比为,两辆汽车的牵引力之比为。7、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巧妙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如图所示,它的支点是点,动力作用点是点,阻力是。8、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为了研究物距变化时,像距变化的情况,他们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按表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像距v变化与物距u变化之间的关系,他们分别对实验序号前四次和后四次实验进行适量的运算,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二中。表一:f=10厘米实验序号u(厘米)v(厘米):f=10厘米序号(厘米)(厘米)①分析比较表一中实验序号1与2与3与4数据中的物距u、像距v与焦距f、二倍焦距2f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 。②分析比较表一中实验序号数据中的物距u、像距v与焦距f、二倍焦距2f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③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经运算后得到表二中的数据,物距u变化时,像距v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二中序号1与2与3,可以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 。(b)分析比较表二中序号4与5与6,可以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 。9、现有20包大米,总质量为120kg。小明想尽快将它们搬上10m高处的库房。如图13为小明可以提供的用于搬动物体的功率与被搬运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分析可知,他为了尽可能快地将大米搬上库房,他每次应搬包。若每次下楼时间是上楼时间的一半,则他最快完成搬运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时间为 s。(g取10Nkg)10、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重为2N,将一重力为2N、体积为2×10-4m3的长方体实心物块A用细线吊着,将其一半浸入水中,则A受到的浮力为 N,当把细线剪断后,静止时A漂浮在水中且水未溢出,此时台秤的示数为 kg.(已知ρ水=1×103kg/m3,g=10N/kg)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物理拓展活动中,体重为500N的小丽模拟建筑工地上塔吊的工作情景,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装修材料,若她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380N的材料提升了5m,(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两滑轮同重);求:(1)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拉力的功率是多少?(2)小丽对地面的压力和支架受到滑轮组对其竖直向下的拉力分别是多少?2、随着时代的进步,轿车的车速和性能有了较大提升,某轿车如图所示,,。(1)求它空载时,静止在地面上受到的压强(取g=10N/kg);(2)当轿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会(选填“不变”“变大”“变小”)请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其原因。3、物体A的体积是2×10-3m3,将它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整个体积的四分之一,,如图所示。(g取10N/kg)求:(1)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有多大?(2)物体A所受的浮力是多少?(3)物体A的密度是多大?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器材有: 、光屏、凸透镜、蜡烛和火柴等;(2)首先记下凸透镜的;(3)安装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这样做的目的是;(4)实验中,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位置。在找像的过程中,小明将光屏一直向右移动,当出现了清晰的像,便开始记录数据,同组的小华认为小明的找像过程不妥,两人商量后进行了必要的操作并找到了像的位置,请写出他们的必要操作过程。在归纳实验结论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2、(1)小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用手向右推动小车;,,重复上述步骤,记录距离为S2、、S2、S3,得出结论。分析小明的实验操作方法,评估小明的操作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 。(2)小刚选用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在水平面上依次铺上毛巾、木板、玻璃板,再使用数据传感器,采集小车在3次实验中,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斜面底端和水平表面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如图甲、乙、丙所示)

综合解析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项测评试卷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431 KB
  • 时间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