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省会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识别与疏解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省会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识别与疏解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省会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识别与疏解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省会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识别与疏解研究以成都市为例??郭帅新(;)我国多数省会城市相继出现“大城市病”问题,尤其是单极核中心的省会城市,这些城市负担的非省会城市功能过多,使得省会城市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短缺、公共服务紧张、宜居度下降、省会行政效率降低等诸多问题,疏解非省会城市功能是解决过度拥挤问题的关键。省会城市作为“大城市病”问题较为严重的城市,承担着带动全省发展的重任,因此必须优化城市发展的模式,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提高城市宜居度为重要的方向,更好地带动省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优化省会城市功能和疏解非核心功能,在我国许多省份已逐渐实施或加快规划研究,但在单极核中心的省会城市中尤为迫切。因此,识别非省会城市功能,探究疏解非省会城市功能的路径,是省会城市功能优化的重点。面对省会城市功能过载的基本现实,我国许多省会城市从政府角度主动作为,通过迁移行政中心的措施,推进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功能疏解与优化,如北京市党政机关由中心城区迁至副中心通州区,河南省政府从郑州市中心城区迁移至郑东新区,安徽省省级党政机关迁移至湖滨新区,江西省省级党政机关迁移至赣江对面的红谷滩以及昆明市政府迁移至呈贡新区等。同时,省会城市也在逐步推进中心城区的优化提升,疏解过剩产业和人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城市发展向多极点、郊区化、协调化方向推进。这些省会城市在城市功能优化和减轻“大城市病”问题的诸多战略性措施表明,省会城市在积极主动为城市功能的过度集聚问题而“减压”。从我国这些省会城市功能优化的实践来看,以省会城市非核心功能有机疏解出中心城区,带动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和毗邻区县的空间格局优化,以突显省会城市核心功能的运作效果,是当前省会城市功能优化的重要依托路径。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背景下,省会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问题研究也呼之欲出。本文选取成都市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由于成都市作为单极核中心的省会城市,具有过高的省内首位度和过度集聚的城市功能,其存在非省会城市功能的问题较为明显,省级政府和省会城市政府在推进省会城市功能优化中做出了诸多努力,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分析与探讨成都市非省会城市功能,对我国的省会城市功能的优化研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一、省会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的概念界定与基本内涵城市功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1]。省会城市的省会城市功能和非省会城市功能目前在国内尚未有明确定义,但省会城市作为一类较为特殊的城市,可以借鉴目前的城市功能研究和非首都功能研究的成果,对其界定与论述。(一)省会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的概念界定省会城市作为省一级党政机关所在地,不仅要具备一般城市所必需的功能,还要具备省级行政管理中心的特殊功能。因此,省会城市功能可以围绕省级行政中心的作用来界定,即为确保省级政治、行政机关高效运行所必须具备的、由省会所在城市提供的各种软硬件条件,这些条件是省会城市作为省级行政中心发挥其行政管理功能的必然要求。因此,省会城市功能可以认为是,为保证省级行政管理功能高效运作,维持省级行政中心地位所必需的服务功能以及相关配套功能,这种功能通常是多种城市功能集聚于一体的综合型城市功能。省会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是相较于省会城市功能的概念,属于省会城市的城市功能体系的内容,是指对省会城市功能定位无直接明显影响、对省会城市行政效率产生冲突的非核心城市功能,与省会城市功能共同组成省会城市的城市功能体系。因此,非省会城市功能可以界定为:非省会城市功能属于省会城市的非核心城市功能,它既不直接服务和配套于省会城市的行政中心功能,又对省会城市功能发挥和城市功能定位无直接促进作用,有时甚至还有负面作用。可以说,非省会城市功能在省会城市的整个城市功能体系中居于附属地位,是省会城市发展中非必需的一类城市功能。(二)省会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的基本内涵本文从省会城市的城市功能体系出发,以省会城市内涵为依据,探讨非省会城市功能的概念、范畴、演变历程、非省会城市功能对省会城市的发展影响等方面的内涵。第一,从概念上看,非省会城市功能是省会城市功能体系下的一类城市职能,是相较于省会城市功能而言的一个概念;第二,从范畴上看,非省会城市功能与省会城市非核心功能不完全是同一内容,非省会城市功能隶属于省会城市非核心功能,非省会城市功能与服务于行政中心功能的城市功能之和,可以统称为省会城市非核心功能;第三,从演变历程来看,非省会城市功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省会城市功能的定位和发展形势变化而变化,即非省会城市功能与省会城市功能呈现出相互演进的过程;第四,从影响来看,非省会城市功能对省会城市的发展作用并非完全负面,但对省会城市的行政管理效率和全省辐射带动极核作用的发挥却有着间接负面的影响,对省会城市的长远发展定位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二、成都市城市发展基本现状分析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也是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位列副省级省会城市第2位,仅次于广州,经济实力强劲。2016年5月,国家正式发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成都市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2]。作为典型的省内单极核中心省会城市,成都市实现了省内多功能的高度集聚,却也使得中心城区过度膨胀,“大城市病”问题较为明显。近年来,四川省和成都市都在致力于省会成都的创新发展,疏解成都市过剩人口和产业,促进省会经济与社会发展提质升级,优化城市职能结构。(一)成都市集聚性情况分析近年来,成都市凭借独有的发展资源,在城市自身发展不断加快的同时,也对周边地区和整个四川省产生了较强的“虹吸效应”,使得成都市各类功能不断集聚。,且稳中有升成都市在四川省域的经济和人口城市首位度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首位度变化情况见图1),①,成都市对四川省内城市的“虹吸效应”较为突出,且呈现出增长态势,因城市功能过度集聚而导致的“大城市病”问题也较为明显。,且逐年升高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见图2),成都市“一城独大”的特征较为明显。从四川省全省来看,成都市GDP占比一直超过全省的三分之一,%,遥遥领先于其它城市;从成都平原城市群来看,成都市GDP占比接近60%,远超过其它七个城市之和。这表明成都市在四川省和成都平原城市群中的绝对核心地位。图2成都市近六年GDP占比情况(二)成都市城区圈层化状况成都近年来大力推进新区开发,以高新区、天府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强城市二三圈层倾斜力度,城市圈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而各圈层的产业特色也在逐步增强。从图3可知,城市经济重心有向二三圈层转移的趋势。第一圈层GDP占比稳中有降,第二三圈层GDP占比则有小幅提高,尤其是第三圈层呈现出较明显的上升。但第一圈层GDP比重依然最大,超过其它两个圈层,这表明第一圈层在经济上仍占主导地位。图32012—2016年成都市三圈层GDP占比情况从图4、图5和图6可知,成都市三产业在三圈层之间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圈层之间的产业优势各有不同。从第一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在第一圈层占比稳步下降,且占比数值几乎可以忽略;而第三圈层占比则一直超过60%,且一直呈现出上升态势;第二圈层占比稳中有降,但占比一直超过30%。从第二产业来看,第二圈层占比最大,一直超过45%;第一圈层占比不大,但稳步下降;第三圈层则稳中有升,2016年更是超过22%。从第三产业来看,第一圈层集聚了绝大多数的第三产业GDP,始终超过50%,遥遥领先于其他两个圈层,由此表明第一圈层在服务业领域的绝对优势;第二圈层和第三圈层占比都相对稳定,第二圈层占比又明显高于第三圈层。总体来看,成都市三个圈层之间的发展差距较为明显:第一圈层的发达程度最高,第二圈层次之,第三圈层相较最差。因此,成都市城区的圈层化结构仍较为突出,一圈层的城市功能往二三圈层疏解,也就存在较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图42012—2016年成都市三圈层第一产业GDP占比情况图52012—2016年成都市三圈层第二产业GDP占比情况图62012—2016年成都市三圈层第三产业GDP占比情况(三)成都市城区综合承载力分析成都市城区综合承载力情况是非省会城市功能识别的重要前提,需要对成都市城区的承载能力进行数据量化剖析,以得到城市功能健康度的依据。,应重点考量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承载能力。对于省会城市这类大城市而言,各个方面的承载能力又要切合省会城市的性质,体现出省会城市在职能集聚方面对承载能力的影响。因此,在指标选取上,应对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等的承载能力进行细分。结合《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库中对城市指标的统计,本文选取各个类型下的承载力指标进行细化,力求客观反映出省会城市的承载力状况。在指标权重设计上,首先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②,对人口密度和城区单位面积GDP两个变量采取负向标准化,即对应成本型指标的处理方法,其他的17个变量采取正向标准化处理,即效益型公式处理方法[3]。本文选取2013—2017年成都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对成都市的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设计结果如表1所示。、指标权重设计的分析基础上,笔者对成都市的各个城市指标分值进行加总,进而得到各个年度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值。由此,可以对近五年来成都市综合承载力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见图7。图7成都市2012—2016年城市综合承载力情况从图7的数据指标看,,整体值明显较低,表明成都市处于城市承载能力明显不高的阶段,表明当下城市功能过载的基本现状。因此,在现阶段,成都市的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具有缺陷,这也是成都市城区过度膨胀与城市功能过载的结果。从图7的数据指标趋势可知,从2012年到2016年,~,呈现出平稳、水平低的趋势,尤其在2013年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这显示出成都市近年来城市承载能力存在一定缺陷,这与近年来成都市推进城市扩张和产业经济转型发展有关。整体而言,成都市目前处于非健康状态,城市功能处于过载阶段,其非省会城市功能也较为明显。三、成都市非省会城市功能识别分析非省会城市功能识别方法的基本思路是要立足省会城市的基本现状和规划定位,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省会城市的城市承载力量化和城市职能进行客观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省会城市功能的内在要求,并依据省会城市的城市功能定位,科学界定和识别出省会城市功能与非省会城市功能。从非省会城市职能的存在性来说,可以认为非省会城市功能是省会城市的城市功能过度集聚和城市运作能力不足的结果。因此,非省会城市功能存在于城市功能过度集聚、城市运作效率明显不足的省会城市中。在非省会城市功能的判定路线上,首先确定非省会城市功能的存在性,再依据城市功能产业部门活动量化处理和省会城市功能整体定位,最后判断出省会城市功能和非省会城市功能,进而得到非省会城市功能相应的产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类型及其载体。(一)成都市城市功能的分类识别在省会城市的城市职能识别方法上,本文借鉴并改进既有城市职能识别研究成果[4],对省会城市的城市职能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在定性基础上对省会城市职能进行定位,在定量基础上对城市职能进行客观分类识别。在数据选取上,选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6》中对各个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为保证对城市功能研究的准确性,采用的数据均为城市的市辖区数据。,需要分别以全国省会城市和四川省省内城市两个维度对成都市城市功能进行识别分析。为客观衡量城市规模状况,本文采用市辖区非农人口数据(即市辖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口数之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两大指标作为城市规模分类的主要参考依据。在数据的处理上,则首先将三个数据分别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再将标准化数据的乘积进行开方运算,即可得到城市规模指数。算式为:其中,S代表城市规模综合指数,P代表标准处理化后的市辖区人口,A代表标准化处理后的建成区面积,M代表标准处理化后的城市市辖区GDP。然后,运用SPSS软件对各个城市规模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城市规模的分类结果。——成都市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四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和广州市、拉萨市去除③,以确保数据处理结果更为符合成都市城市功能的实际。因此,本文最终选取25个省会城市,用SPSS软件对省会城市的市辖区GDP、市辖区非农就业人口、建成区面积进行系统聚类处理,得到三大规模等级聚类结果,并对各个规模等级进行命名,即特大省会城市、大省会城市和一般省会城市。规模分类结果见表2。表2我国省会城市规模聚类分组结果情况表

省会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识别与疏解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