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战国时期燕国境内钱币流通情况研究.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战国时期燕国境内钱币流通情况研究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战国时期燕国境内钱币流通情况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战国时期燕国境内钱币流通情况研究??林城澔(辽宁师范大学)战国时期燕国境内钱币流通情况研究林城澔(辽宁师范大学)一前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商品经济也逐步发展起来。与之相应的,当时的货币经济也逐步走向完善。尤其到了战国时期,大量不同种类的货币在此时期应运而生,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类金属铸币。燕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对北方地区的长期经营,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同时,燕国境内的钱币流通状况与战国其他各国相比,情况最为复杂。从钱币的形制上看,有布币、刀币、圆钱三种;从国别上看,除了燕国自身铸币外,还有赵、魏、韩、周等多国。因而,有关燕国境内钱币的流通,以及涉及到不同类型钱币的相互关系问题时往往众说纷纭。在钱币流通方面,王毓铨先生最先注意到了刀、布并行问题。张弛先生在此基础上对刀布并行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史》第一次将钱币学与货币史统一到一个框架内,探讨了战国时期钱币履行其货币职能的情况。周斌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贸易及货币的流通》对战国货币的跨境流通进行了勾勒,提出了区域货币的概念[1]。陈晓华的《东周列国的铸币单位及比价研究》将各国货币划分为两大铸币系统并对之间的比价进行了探讨[2]。连锐的《战国时期诸侯国铸币及其兑换与结算》提出各国以黄金为本位,以仿铸他国货币为辅的货币兑换方式[3]。张志锋的硕士论文《战国货币列国间流通初探》对战国货币的流通情况进行了概括,提出了货币符号化趋势。王晓博的硕士论文《从货币角度看战国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和繁荣》总结了货币反映出的商品经济繁荣的情况,并分析了其中原因。最近冯括的《燕系方足布产生年代及流通情况考辨》[4]与《燕国圆钱考辨》[5]等文章则对燕国铸行的货币的流通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此外,还有学者对辽东[6]、赤峰[7]、北京[8]等局地的货币流通或货币经济有所探讨。然而,前人成果尽管丰富,但多集中于钱币本身的研究,或只局限于燕国的单一货币类型进行研究,或考虑到不同类型货币的并行情况但未对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目前尚未有对燕国境内的钱币的整体流通情况或综合分析燕国本身铸币与他国铸币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拟在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主的各类材料的基础上,对刀、布、圆钱三类钱币流通情况进行梳理,综合分析燕国境内的钱币流通情况,以及由此反映出的燕国经济情况,并对各类钱币间的比价作初步探讨。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而燕国的统治也使得我国北方在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极大拉近了与中原地区的差距。而其中货币的流通以及货币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燕国境内流通钱币的种类、各自的流通范围以及各类钱币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研究,不仅对当时燕国钱币本身的研究有重要作用,对战国时期的货币经济和货币史研究亦有重要价值。同时,如果能厘清战国时期这样历史上经济发展转折时期的货币流通情况,进而从中汲取教训,对现今的经济发展亦有借鉴意义。二燕国境内流通钱币的基本构成(一)刀币刀币是先秦货币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出土量大,发现较为集中。就燕国境内来看,发现有尖首刀、明刀以及赵国的刀币与中山国的成白刀四类。尖首刀主要出土于河北北部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地,最北不过张家口至北京北部一带,最东达辽宁凌源地区。在河北北部易县、藁城、保定等地较为集中。从时间上来说,一般学者皆认为尖首刀铸于春秋中晚期,而流通至战国。关于明刀“明”字的释读,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为行文方便,依然沿用旧有的“明刀”这一说法。明刀不仅在燕国境内,在整个战国货币中,也算是出土量最多的。燕下都等地的出土量竟已达数万枚[9]。其分布范围也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燕国全境,山西、山东、河南等地亦多有发现。明刀的铸造时间与型式划分前人都已做了不少探索,综合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式,I式是圆折明刀,刀首稍内凹,背文单字较多。II式是方折明刀,刀柄条纹伸入刀身,“明”字较扁,背文多样,有200余种。此外,两式之间尚有一些过渡类型,兼有两者特点。铸造时间上,学界目前一般认为前者铸于战国中期,而后者铸造于战国晚期。从分布范围上来看,I式主要发现于河北北部及北京、天津直至内蒙古赤峰一带,偶见于辽宁等地,但都与II式同出,应是后期流通所致。II式分布范围较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辽宁、吉林皆有所见,且单次出土量往往较大。总的来看,I式的出土量与出土范围,都低于II式。目前,燕国境内发现的赵国刀币数量上远低于明刀,除燕下都外,赵刀的单次出土大多较少,且集中于河北北部及北京一带,其他地区仅零星可见,种类上,也仅“甘丹”、“白人”两种。因此,可推断当时赵刀在燕国的主要流通区域为河北北部燕赵两国边境附近,且向燕国腹地流通量较少。赵国铸行刀币,一般认为在战国中期[10]。至于这些刀币流入燕国的时间,目前还缺乏可靠的考古依据,只能加以推测。赵国是以布币为主要货币的国家,铸造刀币显然是受到了尖首刀或燕国刀币的影响,用作贸易之用的,因此,其产生不久后就应流入了燕国。而中山国复国之后,由于其与赵国交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赵刀进入燕国。三类刀币中,尖首刀的铸行时间最早,而到战国时仍在流通,不过,从考古发现来看,整个战国时期它的流通量是不断萎缩的。可明确断定为战国早期的中山鲜于贵族墓内,随葬的尖首刀少则20余枚,多则千余枚[11]。通过对比,形制与之相符的藁城县[12]、容城县[13]出土的尖首刀窖藏,单次出土量也在百枚或以上。而到了有方折明刀与之共出的战国晚期,在沧县肖家楼出土的万余枚刀币中,仅1枚尖首刀[14]。河北兴隆的明刀窖藏出土后,后期征集到的2356枚刀币中,也只有1枚尖首刀[15]。尖首刀到战国后期流通量如此之少,大概由于首刀铸于春秋中晚期,铸造量较小,早期流通范围受限,故能一次性出土量较大。后期其逐渐被明刀所替代,不再铸造,流通密度自然下降,加之自然损耗,以至于如此少见。三者从共存情况来看,都有与圆钱等战国末期共存的实例,因此,其流通下限当在秦统一六国时。在少数偏远地区,可能流通至汉初。至于三者的关系,应当是1:1兑换的。从重量上看,三者一般都在14-18g之间,可见,它们的铸造是有一定标准的。它们已具有货币符号化,即一般价值尺度的职能,而不是单纯的称重货币。而如此多的由同工匠生产出的刀币范,大小深浅肯定不尽相同[16],因而产生了重量上的差异。综上,战国时期,燕国境内的各类刀币中,先是流行尖首刀。战国中期,燕国开始铸造明刀,这一铸造过程一直持续到战国晚期,期间对明刀本身不断改良,如将圆折改为方折以便于捆扎、将刀柄的条纹伸入刀身以加强整体强度使之不易折断等[17]。到了战国中期至中期晚段,赵国在燕国影响下开始铸造刀币,赵刀也随着两国间贸易而流入燕国,直到燕王喜退守辽东,期间赵刀的流通量在燕国始终不高。到了战国晚期直至燕亡,尖首刀、赵刀的停铸并在流通中损耗,不断为燕国的II式明刀所代替。最终,在刀币这一类型中,II式成为了最为主要的流通类型,占据了刀币市场份额的绝大多数。此外,燕国境内还发现有小尖首刀和中山国的“成白”刀。然而,这类刀币发现数量很少,出土也很分散,在当时的实际流通中只占流通份额的很小一部分,对当时的货币流通结构影响也非常小,因此对二者的分析此处暂时从略。其具体流通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二)布币布币是战国四系钱币中流通最广泛的钱币类型,它在燕国境内的出土量也不少。从外形上来说,都是平首布,主要有尖足布、方足布两类,另有少量作为二者之间过渡型式的类方、类圆足布。在国别上,赵、魏、韩、两周、燕的布币都有发现,币文也较为多样。布币的发展序列,学界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即由空首布发展为平首尖足布再到小方足布。尖足布的铸造时间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早期,可以分为大小二式。面文均为地名。燕国境内的这类布币,分布较为广泛,基本遍布燕国全境,但出土总量较少,且多与后期的小方足布同出。单独发现尖足布的仅有:1959年河北蔚县出土“蔺”“离石”类圆足布2枚[18];上世纪70年代河北永定县中学出土尖足布“平周”“平州”“晋阳半”“兹氏半”等两例[19]。因此,可推断尖足布流入燕国的时间不会太早,数量较少的布币也难以在燕国获得广泛认可。因此,多数尖足布可能是与方足布一同流入燕国的,时在战国中期及之后。此外,三晋两周的小方足布从考古发掘来看在燕国布币的流通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尤以河北、北京、辽西、内蒙较为集中。其币文极为丰富,达百余种,一般认为即铸地名。而各类小方足布的面文释读、国属等各家观点不尽相同,不同小布的铸造时间也各有差异,内容纷繁复杂,本文暂不予以讨论。关于其铸造时间,黄锡全先生推定其上限在公元前370年前后[20]。绝大多数三晋两周小方足布铸造于战国中期至晚期。铸造量也逐渐增大,其重量有减轻的趋势。而由于集中于山西省境内、河南沿黄河两岸一带的小方足布铸造地至公元前242年时已基本为秦攻占,因此该类小方足布的铸造时间下限也当在此时[21]。它们在燕国的流通则一直持续至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了战国中晚期,燕国在赵国等国的影响下,也开始铸行布币。燕国布币目前公认的一般有8种,分别是:“安阳”“襄(纕)平(坪)”“平(坪)阴”“广()昌”“韩()刀”“右明司镪()”“宜平”[22]以及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阳平(坪)”[23]。燕国这些小方足布,大小重量上与三晋布币基本相同,不过其有较明显的耸肩和束腰,裆部也较深,与三晋布币区别明显。从出土范围来看,“右明司镪”出土较少,主要发现于燕下都等地。“宜平”“阳平”***极少,目前所见仅数枚。“襄平”“平阴”“广昌”“安阳”等布出土都比较多,分布于河北北部至赤峰、辽宁地区,而河北中部如燕下都等地发现较少。其中,“安阳”布在四者中分布最为广泛,河北中部也偶有所见。此外,据考古资料,“襄平”布在辽宁地区的出土尤其集中,数量很大,占出土布币的90%以上[24]。据此,可推断,燕国小方足布中,“安阳”应是较早铸造的,二者的铸造地应当也是在河北北部一带。也正因为“安阳”布铸造较早,后期才能广泛流通到内蒙、辽宁地区。其他布币主要分布于辽宁、赤峰一带,且三者共出情况比较多,故可推断“平阴”“广昌”当在辽宁中、西部地区铸造,“襄平”布则一般认为铸造于今辽阳市。燕国小方足布的铸造时间,冯括先生根据“燕布外郭转折处存在呈45°决文的现象,与丙型明刀的处理效果一致。而使用有纹背范的燕布均具有背范不挖型腔仅刻画背文及边缘线的特征,这亦在晚期磬折明刀中有所体现”。并结合临淄出土的明刀范,推测燕布的铸造时间当在公元前279年之前。又“右明司镪”主要出于河北新城、易县一带[25],若其铸造于燕下都,那么它的铸造时间就不会晚于“燕赵易土”的公元前247年。而“襄平”等布根据其分布,他们的铸造时间应该已到了战国末期。综上,布币进入燕国应在尖足布铸行后不久,但其间流通量很小。到了战国中期以后,大量的三晋两周小方足布夹杂部分尖足布开始大量地进入燕国境内参与流通。战国晚期,燕国在赵等布币国家影响下,开始铸行“右明司镪”“安阳”两种布币,不过铸造量不是很大。随后安阳布开始广泛流通于燕国境内。战国末期,燕国东拓辽东,在辽西、辽阳等地大量铸行“襄平”“平阴”等布,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三晋布币的流通,致使战国末期至秦期间,燕国小方足布占据了布币流通的主体。(三)圆钱圆钱,亦有学者称圜钱。燕国的这类钱币皆为方孔,已合后世“天圆地方”的内涵,因此这里统称为圆钱。它是燕国后期流通货币的主要类型之一,这点已基本成为学界共识。从种类上说,目前见有“明刀”(为与燕明刀刀币相区别,本文所称“明刀”为圆钱时加双引号)、“明”“一刀”三种。前人对这三种圆钱的面文考订亦有释“明”为“易”“匽”者,“刀”亦有释为“化”“货”者,还可进一步商榷。这里仅就其流通情况加以探讨。关于燕国圆钱铸造时间的探讨,史载“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32]再结合其出土位置,朱活先生据此提出始自燕王喜在位至退保辽东期间后,目前学界已普遍认同其始铸自战国末年。而三种钱币的铸造先后问题,仍有不同观点。朱活先生认为“一刀”是燕王喜退保辽东时的铸币,而“明化”在此前稍早[33]。石永士、王素芳[34]、黄锡全[35]等先生认为二者皆铸于燕王喜退居辽东之后。而近来冯括先生根据二者所受影响来源的不同,认为“一刀的出现应不早于秦统一战争时期,即公元前230年左右。”而“‘明刀’圆钱最可能产生于燕迁辽东后,即公元前226年之后”。也即“一刀”的出现先于“明刀”[36]。近来,又有学者提出,“一刀”钱的铸行和改革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且辽西、内蒙亦有分布,而在燕王喜退守辽东至燕国灭亡仅四年间,不足以有如此的产量[37]。笔者认为,“一刀”钱中,最重可达近4g,这类厚重的初铸币,可能确是燕王退守辽东前就已经铸行了。史载“秦兵临易水,祸且至燕。”[38]此时当是燕王喜二十九年前不久。燕国可能正是由于感受到了秦国强大的军事压力,才开始在辽东推行圆钱以筹措军费应对的,但此间的数量应当非常之少。后期常见的2g以下的“一刀”,还应归为燕王喜退守辽东后铸造的。其流通下限,由于在赤峰新窝铺[39]、集安麻线沟[40]等地出土时共存有秦、汉半两或五铢钱,因而可断定圆钱基本流通至西安初年。从出土地点看地点多在内蒙、吉林、辽宁中北部等,因而秦汉时圆钱的流通已仅限于东北边疆地区了。关于三者的关系历来有不同观点,而对面文释读的不同很大程度影响了对其相互关系的判断。早期学者往往套用齐国圆钱的制度而认为三者存在三等制的关系,且如许多旧谱释“”为四,这样就推导出三者价值是1:2:4的关系。彭信威先生认为“三种钱不是同时铸造的,甚至不一定是同一货币体系的三个环节”[41]。朱活先生认为三者是自“明”产生后“先后铸行而产生的减重现象”[42]。刘兴林先生认为“明刀”是“明”的减重品,二者与“一刀”构成二等币制,兑换比例约为3:7[43]。冯括先生根据“明刀”与“一刀”间不共出的现象及二者的形制分析,认为燕国圆钱间不存在等制关系。“明刀与一刀很可能是受不同文化影响产生的两个不同的脉络,更不存在所谓‘嬗变’关系”[44]。冯括先生的看法很有见地,燕政府铸造“明刀”与“一刀”时,很可能没有预设二者会以何种关系流通。然而,在实际流通中,无论二者是否存在等制关系,都会按一定比例进行折算。目前还没有有力证据表明二者具体比例,现只能加以推测。随着钱币需求的扩大,铸币机构则不再改刻旧有刀币范,而是重新规模铸造新币,此时依照之前“明”的形制,将“”改为刀字,以说明“明刀”圆钱与明刀价值上的相等。从大小和重量上来说,“明”的重量一般在4g以上,大小在28mm左右。“明刀”-4g左右,平均在3-,大小在25-27mm间,二者之前相差不多。结合“明刀”的出土地点,可推断“明刀”钱为“明”的代替品。即“明”与“明化”大小重量上虽略有差异,但二者在职能上是相同的,在价值上也是1:1的关系。也正因如此,二者其流通范围有一定局限性。而后来随着圆钱的流通越来越普遍,燕国又铸造了“一刀”钱。由于存在铸造上的时间差和投放对象的差异,造成了如今二者存在不共出的现象。但随着“明化”钱流通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出土范围也扩大开来。对于“一刀”钱,由于燕国境内各地均有大规模出土,可以断定它是一种普遍流通的货币。然而“一刀”钱最重不过2g,,直径一般也不超过20mm,又由于本身含铅量高,因而其本身价值定然在“明”“明刀”之下。单纯从重量上推断,其与前两者的价值比例当在1:2至1:3之间,考虑到“一刀”钱的含铜量低于前两者[47],根据劣币驱逐良币的货币流通原理,

战国时期燕国境内钱币流通情况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