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学》学习笔记:中药学简史.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药学》学习笔记:中药学简史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药学》学习笔记:中药学简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中药的起源(先秦)有关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人们认识药物的过程。古人通过反复积累,从无意识的偶然体验,到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药物的发现与寻找食物有关,饮食方式的改进,如火的应用,烹调术的进步,酒、醋的发现,催生了早期药物加工、应用技术,出现炮炙、配伍和汤剂、酒剂等。“药食同源”是对中药起源的概括。药物知识的流传,最初仅靠口耳相授。先秦时期未出现本草著作,关于药物的知识已有文字记载。《诗经》为西周至春秋时代的作品,记有50多种植物名称,为后来本草所收载。《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载有动物、植物和矿物药120余种,并明确提出了它们的功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可能为战国时期所作,在52个病名下,载方280首,涉及药物247种,对药物的炮制、制剂、配伍、禁忌等亦有记述。二、本草学的奠基(秦汉至南北朝)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随着治病经验的积累,受当时经济、文化、哲学的影响,我国医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出现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重要医学典籍。与此同时,药物知识更加丰富,药物理论初步形成,出现了专门记载药物的著作——本草,和通晓药物知识的专业人员。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奠定中药学发展基础的:..已有多种本草著作问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经集注》。《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作者不详,可能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撰写、流传、补充、完善的过程,大约成书于东汉年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本草。该书先以“序例”简述了本草学基本理论,包括五味、四性、有毒无毒及随证的用药原则;药物配伍的“七情”;药物的剂型选择、服药法以及药物产地、采集等内容,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继以上、中、下三品分类药物,“三品”是按药物的有毒与无毒、养生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对药物的粗略分类。该书共载药物365种,其中包括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每一药物记述了性味、有毒无毒、主治功用、别名、生境等。全书基本上分成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所收载的药物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如常山截疟,黄连治痢,大黄泻下,麻黄平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半夏止呕,茵陈退黄等。《本经》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对后世本草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综合本草,都渊源于《本经》而有所发展。《本经》原书早佚,现在见到的各种版本,均为明清以降本草学家根据《本草经集注》残卷、《新修本草》残写本及《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和其它著作中保存的《本经》文字辑复而成。《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学问家、道教人物,晚年隐居茅山,时人敬为“山中宰相”。《本草经集注》以陶:..种药物为基础,并增补“名医副品”365种,加上陶弘景本人的注解和评议而成。“名医副品”又称“名医别录”,为陶弘景收集、整理汉代、魏晋诸名医在多种《本经》传本中新增补的药物资料撰写而成。陶弘景在撰写《本草经集注》时,把辑入该书的、除《本经》以外的有关资料称为“名医副品”,待该书撰成后,将这些新增补的资料全面汇集成书时则称《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共三卷,分上、中、下三品收载药物,一般称730种(实际当在此数以上),除补充、订正《本经》365种外,其余均为新增。记述药物的内容比较广泛,除正名、性味、有毒无毒、主治、别名外,还记有产地、生境、采制等,少数药物简述药材性状或用法。对药物性味、主治的记载更切合实际,还最早在药物条目中记载了方剂,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全书分序例和药物两部分。序例注释了《本经》的序例,并增补了许多药物采收、鉴别、炮制和配制方法、诸病通用药等,大大增强了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各类仍依《本经》分为上、中、下三品。而诸病通用药按所治81个病症列举药物,实际上是对上述分类的补充,对药物的功效分类方法有重要意义。《本草经集注》较全面地搜集、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条理分明、考订严密,是汉魏以来本草学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对本草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本草经集注》原书已佚,仅存残卷。今人尚志钧根据残存及《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辑复。:..本草》、《李当之药录》、《吴普本草》、《药对》等逐渐湮没。这一时期生产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制药技术的进步。南朝刘宋时期雷敩著《炮炙论》,叙述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系统总结了药物的加工炮制技术,收录了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后世所称炮制十七法,渊源于此。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制药化学,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其发展引人注目。东晋炼丹家葛洪所著《抱朴子》对炼丹的方法与所取得的成果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对硫、铅、雄黄、丹砂、硝石作了认真的研究,不仅展示了许多化学反应,也介绍了烧灼、升华、结晶、蒸馏、水浴等操作技术。中国古代炼丹术成为现代制药化学的先驱。三、本草学的整理充实(唐宋)这一时期中药学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政府参与,颁行了《新修本草》等官修本草和建立了国家药局;二是重视药学资料的整理研究,出现了文献巨著《证类本草》。《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由苏敬、李勣等主持编纂,它是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的。全书由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组成。本草部分共载药844种,分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有名未用等9类,记述药物的性味、主治功用及产地、采制等内容。另有药图、图经两部分,对药物形态加以描述对照。这种图文并行的编写方式,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新修:..年)颁行全国,有较高的权威性,它不仅开创了官修本草的历史,而且具有药典性质,与1542年欧洲纽伦堡政府颁布的药典相比,要早出880多年。此后,宋代刘翰、马志等编撰的《开宝本草》,掌禹锡、林忆等编撰的《嘉祐补注本草》,苏颂编撰的《图经本草》,王继先、高绍功等以《证类本草》为依托编撰的《绍兴本草》,以及明代刘文泰等编撰的《本草品汇精要》等,均为著名的官修本草。然而,《新修本草》作为法典,内容经过较为严格审慎的选择,对于一些当时使用尚少的药物(如某些民间药、外来药)或新的理论、治法未能收入,故而有所缺漏,不能反映当时的全部药学成就。为弥补《新修本草》之不足,唐·陈藏器著《本草拾遗》广为搜罗,作了大量增补。陈氏将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为中药功效分类的发端。除了国家颁行官修本草外,北宋时期国家药局的设立,也是我国以至世界药学的重要创举。1076年,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熟药所,以后发展改名为“和剂局”、“惠民局”,颁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最早的制剂范本。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北宋名医唐慎微所撰。本书以《嘉祐本草》、《本草图经》为基础,旁征博引,广泛搜集经、史、子、集中大量药学史料,参以民间和自已的经验。全书30卷,载药1746种,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类,附方3000余首,对药材的产地、品种鉴别等亦有贡献。《证类本草》集北宋本草学之大成,为现今完整流传之最早的综合本草,具备了本草学较为完善的规模。其体例严谨,注意保留文献原来面目,因而保存了大量药学史料,其功甚巨。唐宋时期其他著名本草还有:唐·甄权《药性论》记载药物性味、主治,结合实际加以论述,并举方例印证,对后世影响较大。唐·李珣《海药本草》所载100余种药物,大多从海外传入或移植,以“香药”居多。唐·孟诜、张鼎编著《食疗本草》,开辟了本草学的又一个分支。五代时,韩保升著《蜀本草》,对《新修本草》增补注释,新增药物10余种,统计了本草中七情畏恶的药物,后世“十八反”之说即源于此。宋·寇宗奭著《本草衍义》,载药472种,对药材品种的考订、辨正,对性味、功效、用量和药性理论的阐述,颇多发明,影响很大。南宋·陈衍《宝庆本草折衷》载有“十九反(十八反)歌”和“六陈歌”,为现存最早记载,对药性理论和应用和有诸多讨论。四、本草学的发展成熟(金元明清)金元医药家通过临床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促进了药性理论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影响较大的有:刘完素《素问药注》、《本草论》,张洁古《珍珠囊》,李东垣《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王好古《汤液本草》,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等。其中,尤以张洁古《珍珠囊》具有创新特色,运用《内经》运气学说阐述药性阴阳、气味厚薄、升降浮沉、归经和引经等理论和药物功用,创制“脏腑标本用药式”,充实了药物作用定位、定向的观点,对当代和后世药性:..《药类法象》重视综合药性,对药性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归纳。王好古师承洁古、东垣,结合前人论述及自己的认识,在《汤液本草》中记载种药物的性能,是一部重要的药性本草。明代本草丰富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是两部大型综合本草:《本草品汇精要》和《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是明代唯一的官修本草,由太医院院判刘文泰等40余人奉命编纂。该书共42卷,分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等10类(部),共载药物1815种。每种药物分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等24项加以记述。细分诸项、简要解说是其特色。该书绘有1300多幅工笔彩绘的药图和制药图。《本草品汇精要》成书于1505年,因故未能刊行,深藏内宫,直至400年后,1936年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书虽“精要”,遗憾的是在本草学史上未能发挥官修本草应有的作用。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编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字。序例部分对历代本草文献、本草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论述,又结合临床设“百病主治药”,列举相应的药物。药物部分按自然来源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每部再行分类,共为60类。这种“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自然属性分类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而“物以类从,目随纲举”的编写原则,则使该书不仅纲目清晰,而且极便查阅。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附有药图1109幅。每药按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系统叙述了药物各方面的内容,对功用效验和论述尤详,附方多达11000余首。书中汇集了大量前人资料,也反映了作者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新发现、新经验,以及对过去本草中谬误的指正。它是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的全面总结,在所涉植物、动物、矿物、冶金、农学、气象等自然科学和历史、地理、文字、训诂等人文科学的许多方面均有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该书17世纪先后传播海外,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补充了《本草纲目》的不足,纠正了《本草纲目》的某些错误。卷首“正误”项下,纠正或补充《纲目》内容34条。在药物分类方面,析金石为二部;改李时珍“以藤归蔓”,而列“木本为藤,草本为蔓”;补花类之缺,并删除人部,使自然分类法更臻完善。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条之多,其中大多是疗效确切的民间药,和金鸡钠等外来药,极大地增加了药物数量,总结了我国16至18世纪本草学的新成就。该书对不少药物形态的描述和功用的记载,都较翔实。收录的大量民间医方,简便有验。至此,综合本草所载中药数量,已达2608种。清代尊经、考据之风盛行。《本经》的辑复取得了较大成绩。影响较大的辑本,如二孙本、顾本均出于此时。其他尚有:黄奭本、王闿运本、姜国伊本等。与此同时,研究、阐释《本经》的本草也成为一大系列,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张隐庵《本草崇原》,崇尚药性本原,论药多从药性生成、性味形色及病因病机之间的关系入手,为当:..“辨明药性,阐发药义”迭出独见;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亦以阐发《本经》为主,重在继承古代用药经验。在研究《本经》的本草中,张石顽《本经逢原》虽立足彰其经义,却不鄙薄后人,比较客观。邹澍的《本经疏注》,采用仲景书、《千金要方》等资料,论述《本经》等常用药物,把药、方、病结合起来,颇为精博,尊经而又有所发展。食疗类本草。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为饮食疗法专著,记载了较多回族、蒙古族食疗方药和用法。明·朱橚《救荒本草》收载414种可食植物,其中276种为新增。明·薛已《食物本草》收载日常食物近400种;姚可成补辑共收载1679种,为食物本草之最。清代龙柏《食物考》(见于《药性考》)、章穆《调疾饮食辨》、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朱本中《饮食须知》在饮食疗法方面各有特点。植物学或药材类本草。明·李中立《本草原始》,重视药材鉴别,载药452种,附图379幅。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广泛搜集和考察植物,参阅文献800多种,收录植物1714种,其中吴氏新增519种,记录详细,附图精确,学术价值极高,为本草学提供了大量资料。清·郑肖岩《伪药条辨》收药110种,为辨别伪、劣药物的专书。炮制类本草。明·缪希雍《炮炙***》,载药400种,对炮制理论和方法的记述,影响很大。清·张睿《修事指南》亦为炮制专著。地方本草。明·兰茂《滇南本草》,搜集云南地区民间和少数民族药物400余种,是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地方本草。五、现代中药学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本草学逐渐被称为中药学。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影响较大的是陈存仁主持编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于1935年出版。全书270万字,收药目4300条,每药分别介绍命名、古籍别名、基本、产地、形态、性质、成分、效能、主治、历代记述考证、辨伪、近人学说、配合应用、用量、施用宜忌、参考资料等21项。资料丰富、全面,汇集古今论述,并有附图。它是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这一时期,有部分人士注意采用现代生物学、化学、药理学方法研究传统中药,取得了初步成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药教育、科研和生产机构纷纷建立,逐步发展、完善。1956年起,各省市相继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中药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中药学专业人才。1978年以来又先后设立中药专业硕士点、博士点。至此,我国的中药学教育完全摆脱了过去师徒传授的落后方式,形成了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国家和各省市均设立了中医药研究院所,科研条件逐步完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促进了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生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等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中药饮片和制剂的生产逐步规范,生产规模、设备条件、技术和管理水平迅速提高,出现许多新的中药剂型并得到推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颁行药典的国家。1953年起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年已有七版。1963年起,《药典》一部为中药部分,主要收载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附录制剂通则、检定方法等。《药典》2000版收载中药(及制剂)922种,附录90个。《药典》定期修订,使中药的标准逐步完善和提高。国家组织整理、出版了一批重要的本草古籍,《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等新的辑复本相继问世,《证类本草》、《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分别校注、出版,对古本草文献的研究和保存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编写的《中药志》,原分4册,修订后为6册。《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下册及图谱,载药3786种,彩图1152幅。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下册及附编,载药5767味。《原色中国本草图鉴》25册,收载彩绘中药5000种。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编纂《中国民族药志》,首次介绍多民族药物1200种。此外,徐国钧《药材学》、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刘寿山《中药研究文献摘要》、宋立人《现代中药学大辞典》等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药学研究成果。199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周年大庆之际,新中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中华本草》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本草》全书共30卷,分为10册,收载药物8980味,插图8534幅,篇幅达2808万字。内容分为总论、药物各论、附编、索引四大部分,涉及中药品种、栽培、药材、化学、药理、炮制、制剂、药性理论、临床应用等中药学科的各个方面。《中华本草》在继承历代本草的基础上,将近代研究中的新发现、新成果、新:..世纪中药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中华本草》资料收载全面丰富,历史文献考证严谨,内容取舍精当,充分体现出“全、新、精、准”的编纂特色,在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权威性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中华本草》填补了《本草纲目》问世400多年来对本草文献学整理研究的空白,是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必将促进21世纪中药学科的高速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进步,在中医药科技现代化、中药生产规模化、中药应用国际化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中药学》学习笔记:中药学简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1.18 MB
  • 时间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