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框架下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的几点思考.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框架下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的几点思考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框架下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的几点思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耿建忠3王芳3鲁奇1李宝田1(,北京100101;,北京100039;,北京100875)摘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形势下加强闽台农业合作意义重大。文章从区位和人文优势、农业资源的互补性及农产品贸易互补空间等角度阐述了闽台农业合作的基础,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闽台农业合作存在台资引进不平衡性突出、闽、苏、沪、粤吸引台资竞争加剧、引进品种吸收消化创新少及台湾当局政策限制等问题,认为应立足两岸实际,明确发展目标、加强制度创新,破除政策壁垒、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效益最优、实行品牌合作,避免恶性竞争、打造交流平台,引进先进技术来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框架下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合作;福建;台湾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3-5617(2007)03-0028-0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东南沿海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双相互熠的经济格局。福建省作为两区的交接地带,深切体会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紧迫性。2004年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2006年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与对台前沿,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具有重要的区位战略意义,而闽台农业合作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闽台农业合作对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两岸关系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一、闽台农业合作的基础(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与人文优势闽台农业合作由来已久,早在明清时期,随着福建居民向台湾迁徙,福建的农业品种和生产技术被引入台湾,成为台湾早期农业开发和发展的基础。闽台两地一水相连,台湾同胞80%祖籍在福建,两省地理、语言****俗相近,气候、温度、日照、土质条件相似,农作物类型、栽培和耕作技术相同,闽台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后,随着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特殊的优惠政策推动了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迅速发展。(二)农业资源的互补性在农业资源上,闽台两地的互补性十分明显。一方面,台湾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充裕的农业资金和丰富的营销管理经验,但由于台湾岛内市场狭小、耕地面积少,农业资本和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剩余,农产品关税大幅下降,生产成本上升致使台湾农业难有重大突破。而另一方面,仅一水相隔的福建具有广阔的农产品消费市场、相对廉价的土地、充裕而便宜的农业劳动力,为台湾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同时由于福建省农民收入不高,农业资本积累较为缓慢,福建农业除了在资金、技术、管理上与台湾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以外,在金融、运销、推广等方面也缺乏经验,迫切需要农业资源补充。因此,各自的优势互补成为闽台农业合作的基础。(三)农产品贸易互补空间从闽台农产品贸易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台湾资源与生产能力有限,某些产品不能满足岛内需求,蔬菜、水产品、甘蔗和茶叶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而内陆的这些产品供过于求,可出口台湾,闽台两地农收稿日期:2007-06-14作者简介:赵小芳(1980-),女,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乡发展与区域经济。:..第3期赵小芳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框架下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的几点思考29产品具有很大的互补空间和合作前景。此外,两岸在果蔬、花卉等农产品生产领域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形成合力抵挡共同面临的国内、外市场更大的竞争压力,实现双赢[1]。二、闽台农业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一)闽台农业合作现状闽台农业合作是发展福建省区域经济的一大特色,是福建省开展闽台经贸活动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工作重点。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经过了1980~1990年的试探起步阶段、1991~1996年的兴起发展阶段及1997年至今的全面拓展阶段[2]。经过20多年的努力,福建省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大力拓展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闽台农业合作区不断扩大。1997年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相继成立,2005年福建省被批准建设覆盖全省的海峡西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第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通过闽台农业合作,优化了福建农业产业结构,∶∶∶∶∶∶,其中,%%。第三,福建省农业产业链延伸,外向型农业得到发展,农产品加工集群形成,福建省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如水产业方面,台湾烤鳗企业年出口烤鳗近2万吨,出口创汇达2亿美元。第四,农民收入增加。。第五,招台引资力度加强。截至2005年底,福建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1783个,,,福建省农业利用台资总额在大陆各省市中名列前茅,已经成为大陆对台农业引进合作的密集区。最后,引进了大量农业优良品种、先进技术、设备以及管理理念。据统计,福建全省目前累计引进台湾农业良种2500多个,有150多个良种得到规模化推广及应用,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设备5000多台套,栽培、养殖、加工先进与实用技术800多项[3]。(二)闽台农业合作存在问题海峡西岸经济区闽台农业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台资引进不平衡性突出。由于区位及早期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选址等原因,合资农业企业投资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南平等市,其他地市引资较少。如2005年以来,,货值近6亿美元,%%,占据了半壁江山。其次,福建与苏、沪、粤之间区位经济优势差异,导致吸收台资竞争加剧。江苏、上海、广东综合实力排名均在福建省之前,是福建省利用台资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些区域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腹地广,是我国市场中心区,已进入工业化阶段。相比之下,福建对台优势相对弱化。福建原有工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对接能力较差,市场辐射功能弱。第三,引进的品种吸收、消化、创新少。目前品种引进机制比较健全,引进了各种新品种,进行试种、示范、推广;但吸收、消化、创新机制还没有形成,如新品种引进繁育体系尚未建立等。最后,台湾政府的限制。台湾政府为限制两岸农业合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规定。例如,在出台的《大陆地区从事农业投资或技术合作之审查原则》中规定:禁止对台湾地区安全或经济发展有重大负面影响的农产品及其生产相关的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在《大陆地区专业人士来台从事专业活动许可办法》中规定,大陆地区科技人士申请来台参与科技研究者,停留不得逾一年。在《大陆地区科技人士来台从事研究许可办法》中规定:大陆地区科技人士来台从事研究,“国科会”要限制其人数等等。这些规定限制了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深化发展。:..30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9月三、思考与建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形势下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策略应着重突出以下几点:(一)立足两岸实际,明确发展目标首先要立足两岸实际,明确发展目标,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主要是希望达到如下目标:第一,通过农业交流,增进两岸农业领域的相互了解与认识;第二,充分发挥各自的农业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农业资源潜力;第三,开拓对方的农产品市场,扩大出口;第四,相互引进先进农业技术与优良品种,提高现代化农业水平;五是引进资金,加强农业领域地投资和合作,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六是在双赢的基础上,在国际市场实现良性竞争与合作,避免恶性竞争,防止两败俱伤。(二)加强制度创新,破除政策壁垒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我国中央政府与福建省政府都曾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研究显示,这一系列政策对推动闽台农业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在改革开放的政策背景下,使闽台农业合作从小额贸易、良种携带的民间交流,逐渐发展成为民间、半官方性质、政府支持的闽台农业生产要素的整合,福建农业因此而注入生机,台湾农业因此而找到新的发展空间;随着福建作为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省份之一、作为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政策的确立,闽台农业合作的规模与层次迅速向纵深发展,闽台农业经济的依存度不断提高,闽台农业合作已成为两岸经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已经证明:政策始终是影响闽台农业合作进程的最重要因素,闽台农业进一步合作的关键也在于制度的创新,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破除政策壁垒,两岸政策的选择是关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深更广层次地增强与台交流,加强硬软环境建设,找到双方协议点,达成联动发展。(三)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效益最优推动两岸农业的广泛合作,要充分了解与研究两岸农业的资源优势、劣势与潜力,找到合作的基点,抓住关键性问题。台湾农业资源与优势明显,热带水果与水产品充足,有许多农业先进技术与优良品种,但劣势也很突出,产业结构不平衡,稻米过剩,谷物杂粮严重不足。大陆则不同,地域广阔,农业资源丰富,品种多,产量相对大,市场大,但品质相对较低,竞争力相对较弱。这些特点决定了两岸农业合作的互补性强,潜力大,前景广阔。从资源有效利用与优势互补的角度分析,两岸应以“大农业观”进行合作,即将两岸农业资源与市场作为一个整体观察。台湾发展优势农业,如水稻、热带水果、水产品,并将大陆作为重要的市场,而不必发展缺乏竞争力的畜牧业、谷物,可以释放更多的土地资源,以供其他产业之用。台湾所需的大宗谷物,在从美国进口的同时,应增加从大陆进口的份额,这样可降低成本,提高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大陆应充分吸收台湾的农业技术、优良品种与优秀人才,同时向台湾出口较具竞争力的大宗谷物、杂粮、温带水果、干货等[4]。(四)实行品牌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在自然资源相似的条件下,闽台两地产品结构相似,如进行激烈的价格战,必然两败俱伤。闽台农业经营者若开创同一品牌,不仅代表闽台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共同利益,而且代表海峡两岸农业形成了产业聚集,提升了产业形象。同时,良好的产业形象,有利于创建名牌,促进产品创利、市场扩张与产业升级,能有力地提高区域竞争力,达到扩大市场的效果,从而促使闽台农业生产经营者各自提高了经营效益。因此,在农业产品结构相似及其出口结构高度集中的格局下,闽台农业只有实施品牌联盟战略才能有效地遏制恶性竞争,整合生产要素资源与营销资源,从而有力地推动两岸经济发展,达到双赢目的[5]。(五)打造交流平台,引进先进技术通过福建省举办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中国海峡经贸交易会等大型农业对台招商活动,有序安排时空,平衡地域布局,扩大招商平台。充分发挥福建省民间社团组织作用,密切与台湾各类农业组织联系沟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两岸民间联谊会、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和农业交流会、研讨会,扩大与台湾农业组织的交流。开展闽台农业基层和农户的“结对子”交流,推动闽台基层乡镇和农户以农业项:..(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134)摘要:闽台农业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使海峡两岸农业具备了广阔的合作空间。经过20多年的发展,闽台农业合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新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建立长效分工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闽台农业合作向纵深发展,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关键词:闽台农业合作;农业现代化;模式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3-5617(2007)03-0031-04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殷殷相望,两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相似,合作源远流长。加强闽台农业合作,是促进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需要。一、闽台农业合作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试探性交流合作到台湾农产品零关税入闽,闽台农业合作越来越紧密,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了。福建在对台湾在人文和地理方面享有天然的优势,再加上闽台农业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使得闽台农业合作发展20多年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从1980年至今,闽台农业合作一共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起步阶段(1980~1990)这一阶段由于受台湾地区政策限制,闽台农业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多以隐蔽、零星、分散、短期的形式出现。一些闽籍台胞出于亲情、乡情,通过探亲访友、旅游观光、参观访问等形式,进行试探性的交流与合作。(二)发展阶段(1991~1995)这一阶段,台湾地区对大陆政策松动,放宽了对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限制。台商对闽农业经济技术收稿日期:2007-09-06作者简介:呼世忠(1974-),男,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目和农业文化开展结对交流。建立闽台农业科技创业园,扩大闽台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合作,鼓励两岸农业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携手合作,建立农业产科贸一体化合作模式,研究开发农业新产品,开拓新市场[6]。参考文献:[1][J].北方经贸,2005(11):54-56.[2]、存在问题与对策[J].台湾农业探索,2001(2):1-4.[3][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6(3):44-46.[4]陈险峰,[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5(6):30-36.[5]陈良珠,[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118-12.[6][J].台湾农业探索,2005(4):7-9.(责任编辑:吴越)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框架下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的几点思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108 KB
  • 时间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