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疾控中心建设标准疾控中心建设标准为了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程项目决策水平与建设管理水平,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了本建设标准。本建设标准适用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同时也为其他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相关功能用房建设提供了参照依据。本建设标准的作用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程项目决策水平与建设管理水平,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职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服务的需求。在保证基本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应充分考虑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能耗的因素,更好地保证和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中,应重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行改建、扩建的时候,应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本建设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定额、指标相适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规模应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等因素确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工作任务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实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服务等。项目构成应根据履行基本职能、完成基本任务的需要确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用房,根据职能分工、开展工作、满足功能、完成任务的要求,分为基本实验用房和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实验用房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常工作的基础,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理化、毒理、消毒与病媒生物、放射等各类基本项目功能实验用房。建设规模应根据满足基本功能、完成基本疾病预防控制任务,同时兼顾未来发展的原则确定。特殊用途实验用房是根据地区卫生发展规划、本单位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设置的实验室,如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二噁英实验室、电子显微镜实验室、SPF级实验动物房、等离子光谱/质谱仪检测室等。其建设规模应根据辖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确定。:..业务用房是除实验用房部分之外,开展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明确的业务工作所需的工作用房。其建设规模应根据完成基本业务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保障用房是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起辅助支持作用的功能用房,包括实验用品库房、一般化学试剂库房、毒害性物品库房(剧毒品库)、易燃易爆物品库房、腐蚀性物品库房、应急物资贮备库房、冷库、中心供应站、污水处理设施、配电房、泵房、车库、消防设施及其他建筑设施用房等。其建设规模应按完成基本工作任务、保障卫生防病机制正常运转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单元确定。行政用房包括领导办公室、中心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档案室、工会、消防安保、后勤管理部、保卫部等功能用房。建设规模参照国家关于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确定。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小而全的建设模式逐渐淘汰,充分利用社会化公共服务资源已成为趋势。:..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面积指标是根据全国28个省级、132个地市级和456个县区级共616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状情况调查结果和理论测算确定的。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规模按功能需求与人员编制,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后确定。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和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的指导意见,省、地、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类工作用房建筑面积应占总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这个比例是基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和实验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省级的比例不少于41%,地级不少于40%,县级不少于35%。这些比例是根据各项基本业务工作的需要和专家综合分析评估确定的。一、根据职能分工,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建立各种功能实验用房。省级疾控中心应建立BSL-3/ABSL-3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肠道细菌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呼吸道病毒实验室、肠道病毒实验室(含脊灰实验室)、HIV初筛、确认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含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虫媒病毒实验室、毒理室及感染动物房、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化学毒物及***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等。地级疾控中心应建立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肠道菌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确认实验室按国家规定设置)、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常见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等。县级疾控中心应建立血清学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及肠道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职业卫生和放射防护检测室、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等。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省级实验室开展了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同时,还进行了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健:..康相关物品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的种群鉴定和密度测定、化学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分析等项目。地级实验室也开展了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不过范围相对较小。同时,还进行了常见细菌、病毒、霉菌培养分离鉴定、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妆品等的卫生质量检测、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测、饮用水和水源水质分析等项目。县级实验室开展了免疫学、生物化学实验,以及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测、作业场所、公共场所、生活居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相关实验等项目。特殊用途实验用房的建筑面积计算应根据专业特点、实验要求、建筑形式等实际情况确定,不限于附录A所列项目。同时,应根据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单位技术水平和实际需要另行设置。第十四条规定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学用房的建设规模。根据卫生部的通知和发展改革委的指导意见,承担教学实任务:..的机构可以增加建筑面积,具体增加比例在3%至10%之间。同时,结合教育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确定建设规模。第四章规定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用地的原则。其中包括基本实验、业务、保障、行政、特殊实验、教学培训用房以及配套设施和场地的用地。第十八条规定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址的原则。在执行国家政策和节约投资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服务社会、避免不安全影响和防止不良干扰等要求。第十九条规定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规划布局。由于实验用房具有特殊要求,不应与其他功能用房混建。不同类别的实验建筑应独立设置,避免交叉污染或干扰,同时根据实验内容和安全特点设置相应的工程管网。因此,建议采取分散布局形式,分别设置不同类别的实验建筑。为了避免实验室排放的不良气体对其他建筑物内空气造成污染,实验用房应该根据气体特性和排放量大小,按照毒理、理化、微生物的顺序从上风向向下风向排列。这样可以降低污染的程度。因此,在总平面布局时,需要考虑实验室常有不良:..气体排出的情况,将实验用房设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筑设计应该满足科学合理、安全卫生、经济适用的原则,并尽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第六章建筑标准中提出了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类功能建筑的分区以及各分区之间的联系与分隔的原则性要求。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毒、有腐蚀性、异嗅及易燃易爆的气体。为了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需要及时将这些有害气体排出室外,避免室内污染。因此,实验用房通风是实验室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自然通风是实验用房全面通风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建筑设计时,应尽量考虑扩大外窗及其可开启的面积,避免采用玻璃幕墙,而宜采用窗下墙形式。此外,自然采光对于实验用房而言也非常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实验人员的视觉判断,而且可以改善每个空间的形象与品质。:..采光。为了避免西晒,仪器设备较多的建筑物应该避免朝向西方。此外,实验建筑物的朝向,应根据夏季主导风向对实验室能形成穿堂风或能增加自然通风的风压作用确定。实验建筑物的迎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宜成~90°夹角,最小也不宜小于45°角。采用自然通风与采光,可以节省建设投资,降低运行与维护费用,同时还能保障安全性、可靠性与舒适性。机械通风也是实验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通风方式,例如在需要具备洁净、负压、恒温恒湿的环境条件下,需要设置空气调节系统。在实验过程中集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需要通过局部排风罩进行捕集、排除。因此,建筑形式应便于采取机械通风措施。第二十二条规定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或其区段抗震设防类别,以确保建筑的抗震能力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的有关规定。XXX有着广泛的实验内容和各异的要求,因此建造时需要根据实验的对象、内容和要求进行建造。实验用房是实验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有些实验需:..要在较大的空间内按实验的特定要求划分出多个区域,形成一个组合型实验室。为了减少不同工作区之间的空气交换量,各个工作区的出入口应设置缓冲间,并且当建筑条件许可时,可设置内部专用走廊,形成定向的人流、物流与实验流程。同时对室内环境也有特定要求,需设置通风系统,形成定向的气流包保护区,避免各个实验区之间的相互干扰。实验用房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无一般民用建筑中惯有的标准层”或“标准间”的概念;二是需要建筑物提供大面积的敞开空间以及一定的层高,以便各种类型实验室的布置与建造。因此,实验用房宜采用框架(剪)或钢结构,消除混合结构中承重墙对空间的限制,便于实验室在新建、改建与扩建时灵活设置。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等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要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防火设计原则规定了实验用房的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害的实验室应使用合适的气体灭火装置。自动气体灭火装置和手动灭火器是常见的实验室气体灭火装置。自动气体灭火装置应该在室内外都设置手动控制开关,并在消防值班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实验用房内部平面布局应满足以下要求:实验区与非实验区相互隔离,人员经过更衣室更衣后进出实验区,物品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经垂直通道到达楼层后可直接进出实验区。这个规定确保实验用房内部平面布局合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房的垂直布局应根据各类用房散发废气的毒性、刺激性及异味的强弱程度,以及工程管网量,并考虑合理的人流、物流组织和工作流程来确定。实验、业务、保障及行政等各类功能用房集中在一个楼宇时,宜将实验用房置于楼宇最上部,明确功能分区,保证实验用房呈独立区域,并处理好交通关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避免不同类别的人流、物流相混杂。其余用房的垂直布局宜按照业务、行政及保障用房依次向下布置。毒理实验室应该设置在最上部,理化实验室应该设置在楼宇上部,微生物实验室应该设置在毒理、理化实:..拢,分层设置。对于会造成交叉干扰的实验室,不得同层混合布置。实验用房应该安装电梯,以便满足物流需求,包括样品、试剂、器皿、仪器设备等运输的需要。在确定电梯时,应至少设有一部货梯或至少有一部客梯可兼作货梯,以便实验用品,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的垂直运输。有条件者,宜单独设置污物梯。电梯按用途可分为客梯和货梯两类;按专业清洁要求可分为清洁梯和污物梯两类。客梯(清洁梯)应设在楼宇主入口视觉显著、交通便利的区域,与货梯相邻可以降低造价、提高效率。如果需要避开主要人流路线,货梯可以独立设置在楼宇的其他区域,通常被当作污物梯使用。独立的货梯或污物梯可以通过门禁系统进行管理,仅用于设备、材料、样品和其他供给的运输,并便于实现封闭清理与消毒。货梯或客货两用梯应配置运行直驶与停站更改功能,以保证在运送物品时可以直接到达目的楼层,避免受到其他楼层的召唤以及梯内错按的楼层按钮的影响。:..置应符合要求。为了避免实验过程中因外窗玻璃的色彩造成色觉判断误差,实验用房外窗玻璃的色彩和避光措施也有所规定。实验室内隔墙应优先选用厚度适中、保温性好、施工方便的新型轻质材料,并满足牢固、保温、防火及表面光滑平整的要求。无特定要求的实验用房内隔墙应具备良好的可视性,以提高安全性和明亮度、增强开阔感。当采用玻璃分隔时,地面以上应采用不低于1m的实墙,以便放置装有电源插座的实验边台,并耐受推车等物体的冲撞,提高安全性。纵隔墙不宜全部采用玻璃隔断,,以利于放置冰箱、器皿柜、资料柜等高大物件。在实验台上方设置支架或在墙上安装吊柜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既简洁又美观、实用的方式,可以提高单位空间的贮物量。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在需要的地方以实墙代替玻璃隔断来争取空间,储藏或搁置实验物品。实验室的吊顶、墙面和构造材料应该满足不积灰、不起尘、吸附性小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耐化学物质腐蚀、防水和易清洗。:..对于洁净实验室、负压状态BSL-2实验室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地面材料还需要满足整体无缝隙的要求。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实验室等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建设。根据实验废水的性质、成分和被污染程度,实验室废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实验废水排水系统可以采用分流排水或合流排水系统,根据所排除的污水性质、成分和被污染的程度以及室外排水系统的情况来决定。:对于含有酸、碱的实验废水,排水系统应该选用耐酸耐碱的材料制作;对于含有***仿、苯系物等溶剂型污染物的实验废水,排水系统应该选用耐有机溶剂腐蚀的材料制作。:..:对于含有一般致病微生物的实验废水,应该设置专用排水管道以便污水消毒;对于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实验废水,可以合成一个排水系统或者采用特制的专用进行收集后送往集中废水贮存槽;对于混合后更为有害的实验废水,应该分流排出;对于毒理实验室,需要设置较一般下水更大直径的排水管道;对于含有机溶剂的实验废水,应该尽量集中布置并单独安装专用的排水管道;对于含有酸、碱、***、铬等无机污染物的实验废水,应该考虑设置独立的排水管道;对于三级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废水,应该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采取分流排水有利于废水的无害化处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废水中常含有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甚至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因此,必须对废水进行有效地处理,以达到安全排放的要求。洗眼器与紧急冲淋器是在非常态状况下使用的应急救援设施。在危险实验区,应根据实验性质,合理设置洗眼器与紧急冲淋器。对于强腐蚀性化学品用量较大的实验用房,应在每个实验用房设置洗眼器与紧急冲淋器。对于一般化学实验区和微:..生物实验区,可以根据实验用房的特点,设置洗眼器为主,紧急冲淋器为辅。洗眼器与紧急冲淋器的水质应保持清洁,底部地面应防滑。有条件的实验用房,应设置与检测工作范围相应的有毒有害因素报警器等安全防护报警设施,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本条规定了实验用房洗眼器、紧急冲淋器和有毒有害因素报警器等安全防护报警设施的设置原则。除了冷房、暖房及其他工艺要求的有特殊实验条件的实验用房外,一般实验用房的温度、湿度应满足仪器设备的工作要求。通常夏季温度不超过28℃,冬季温度不低于16℃,相对湿度为40%~60%。实验用房的温、湿度按舒适性指标控制即可满足要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建筑的空调系统与医院病房、宾馆饭店、办公写字楼、商场等建筑的空调系统有很大的区别。实验建筑物的空调系统需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特点::..。不同的实验用房不得通过空调系统发生空气交换,以避免实验用房之间的交叉污染。因此,各实验用房的空调系统应具有独立回风的功能。。实验用房的使用率通常不饱和,且有些实验用房是常用的,有些则很少使用。这些因素导致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波动较大,因此需要空调系统具有较好的负荷调节功能。。实验用房经常需要加班,因此需要空调系统具有提供小负荷的功能,以保证实验过程的连贯性。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实验用房的空调系统应具有独立、灵活、节能的特点。对于有洁净、恒温恒湿、负压等特殊空气条件要求的实验用房,空气调节系统应该分别独立设置。如果采用合并系统,应按功能、类别进行归类组合形成不同的系统单元,各系统单元独立设置。不同功能类别的实验用房不得采用公共新风、回风和排风系统,以避免不同实验用房的空气相互:..混合,造成交叉干扰。这样的系统不仅简单、使用灵活、运行费用低,而且维修方便。密闭实验用房的空气应保证一定的新鲜度,其新风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要求,,常有各种有毒、有腐蚀性、异味及易燃易爆物质散发,这不仅危害实验人员的健康与安全,而且影响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实验用房需要广泛采取通风措施,及时有效地排除有害物。对于集中产生大量有害物的地点,应设置局部排风装置将有害物就地排出,以控制其在室内扩散。当排风介质混合后可能产生或加剧腐蚀性、毒性、燃烧爆炸危险时,局部排风系统应单独设置。通常,局部排风是最有效的通风方式,它可以利用最小的风量,获得最好的控制效果。在实验室中,有害物质通常处于分散散发状态,这是因为实验操作点的位置经常变化,化学试剂等挥发性物品的摆放位置通常比较分散等因素。因此,全面通风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药品库、贮藏室、暗室、洗消室等有关实验用:..房。重点实验用房内应考虑采取机械全面通风措施,并根据散发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防腐风机或防爆风机。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用电量很高,为了满足实验用房持续发展的需要,设计总供电容量时应留有足够的余量。同时,为了保证菌种、毒种、试剂、疫苗的安全保存和实验的连续性,供电设施应安全可靠,采用双路供电或自备电源,并配备不间断电源。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应设置独立的接地系统,以增加用电安全性。为了满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职能和安全性要求,应具备先进的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和楼宇自控等智能化系统,并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范措施。在办公区,每名工作人员宜拥有一个数据与语音点,在实验区,每个实验室至少设置一个数据与语音点,并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在走廊上宜设少量语音点,有条件者可进一步增加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是一种智能设施,可用于管理实验人员的出入和准入制管理。该系统能够识别和记录出入实验用房、菌毒种库等区域权限、时段权限以及出入人员姓名和出入时间,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第三十八条规定了实验用台柜的基材应符合环保要求,以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加强对实验人员的保护。台柜面材应具备耐腐蚀、易清洗、防水及防火的性能,以延长使用寿命。在确定柜体结构时,应考虑实验人员的操作、书写、物品放置和储存等因素。实验用台柜的配件应符合实验用房的要求。例如,拉手应呈圆弧形,以防止碰伤实验人员和钩挂工作服;抽屉导轨应为三节结构,以保证抽屉可以完全拉开至台面垂线之外,不妨碍实验用品的放取。涉及存放腐蚀性物品的柜体,合页应选用耐腐蚀型;水槽应耐酸、碱及有机溶剂,水槽上方可根据需要设器皿滴水架;水嘴形式应满足实验需要,同时满足使用方便、结构牢固等要求。这些配件的选择应根据实验需要进行合理确定。第三十九条规定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需的仪器设备装备标准,包括完成常规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A)、按照基本功能必须装备的基本仪器设备(B)以及根据地域特点和工作需求应装备的基本仪器设备(C)。A、B类为通用性仪器设备,是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基本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仪器设备;C类为特别配备的仪器设备,是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当地带有地域性特点的疾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和特别工作手段,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等所需要的基本仪器设备。在购置计划前,应对社会需求、人员技能、使用频率、仪器的运行费用以及区域内和系统内资源共享的可行性等进行充分论证。第四十条规定了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具备的设备装备,以完成基本工作任务。各地应根据卫生部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标准等要求进行配置。第41条规定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的建设标准。该建筑是一种功能性建筑,不同房间有不同的要求,如生物安全、洁净、恒温恒湿、防辐射、防振动、隔声等。因此,该建筑的工程造价相对较高。本规定采用以住宅为参照系的方法确定建筑工程造价,并参照各地区现状调查结果。实验用房的工程造价为相同建筑等级标准和结构形式住宅平均建筑工程造价的2-4倍,-2倍。需要注意的是,本规定的工程造价不包括为满足实验需要所添置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台柜等实验用物品的费用。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1.45 MB
  • 时间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