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才培养视野下的社区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2024年精选文档.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人才培养视野下的社区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2024年精选文档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才培养视野下的社区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2024年精选文档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人才培养视野下的社区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校本课程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了。所谓校本课程是指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及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而且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求各校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打破“象牙塔”的传统思维,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文化及物质环境等重要的教育资源,有力地进一步推动学校的课程教学,促进学****化社区的形成,促进教育创新及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样的目标在传统的基础课程教学中是很难实现,然而校本课程操作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事实上,校本课程越来越成为学校与外界联系的纽带。一、走进社区,共享资源,大幅度降低课程开发成本在市场经济长期熏陶下的中国教育,如今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成本问题。在我国一提到教育的落后问题时,教育经费不足自然总是被认为是首要原因。可是有些问题并不是一定要学校有钱才能解决的。例如: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规定,中学一级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应达到25万册,二级图书馆应达到20万册,三级图书馆应达到15万册。实际上许多中学在数量上达不到这个要求,也有许多学校在数量上达到要求(只能靠师生及其他人捐书充数),故而在质量上是不过关的。此外还有一个利用率问题(江苏省锡山高中曾做过本校图书馆资源利用情况调查,他们发现学校的馆藏书籍的利用率相当低下:%,文学类流通率最高,%,竞赛辅导类主要面向小部分人群,%)。如此低的利用率,实在是对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而这样的情况在大多数学校都普遍存在。如果学校能够与社区共同创办一个图书中心,并做到资源共享的话,上面提到的问题解决起来则要容易得多。再比如目前国家认可的星级学校或国家级示范高中都必须拥有标准化的田径场以及体育设施,而这是一笔上百万元的投资,一般的学校都难以承受,而即使拥有了之后它们的利用率以及庞大的维护费用也是个问题。而事实上,学校这些课程开设所必需的硬件设施问题如果能够与学校所在的社区及政府共同来解决的话,则要省力得多,更重要的是能够大幅度降低课程开发的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为了能够争创国家五星级高中,由政府出面筹资兴建一座标准化田径场、足球场及周边设施。平时由学校教学使用,特殊时候则可以承办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这样不但解决了教学硬件设施问题,还充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同样,我校在开设多种校本课程时都充分利用了社区资源,如我校长期开展的“航模”与“海模”课都与学校所在社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一些需要高投资的课程单靠学校本身是难以一时解决的。二、充分挖掘社区资源,拓宽校本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受长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即使在开设相应的校本课程时,其目光多盯向校内的课程资源,即有什么样特长的老师就开什么样的课,有什么样兴趣的学生就开什么样的课,有什么样的办学条件就开什么样的课,因而导致很少有高质量、创新型校本课程问世。但是如果我们将目光开阔一点,从校内移向校外,就会发现,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充分挖掘社区的资源,校本课程的开设还是大有可为的,甚至有时哪怕涉及最尖端、最前沿的科技亦不是有可能没!北京阜成路中学就根据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状况,提出“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学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思路,把一些前沿科技知识引入校本课程,并与附近的中国地方遥感协会、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合作,共同开设了“人造地球卫星与遥感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并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作为总目标。于是,他们把卫星遥感专家请到学校举行讲座,教师、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学校与中国地方遥感协会、中国资源卫星运用中心达成共识,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中国地方遥感协会、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提供有关卫星、遥感方面的文字及影像资料,同时负责培训教师,审订教材;派教授、专家任兼职教师;提供参观场所。阜成路中学根据所提供的资料编写教材,派教师授课。阜成路中学的校本课程的实践历程,充分说明了即使学校没有专业教师,没有专门教材,甚至在没有可供参考的先例的条件下,只要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照样可以开设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三、让学校成为区域文化的传承者对校本课程的理解,教育工作者普遍都认为应该以校为本,彰显校本特色并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学****需要。但在社会飞速发展,各地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学校应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传承区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的重任。教育是以对文化的思考、积淀、传承和创造作为自己的任务和使命。教育也是一种文化行为。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着教育的生成和发展,影响着教育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文化与教育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再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我校毗邻著名的王锡阐纪念馆(号晓庵,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正是凭借地缘优势,1988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夏令营活动就在我校召开,当时中央电视台还进行了专门报道。为此,我校自办学以来一直将“天文观测与研究”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校正式开设校本课程时,天文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首批课程内容。时至今日,我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早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有关天文方面的校本课程机制,从观测设备、教材的编制到师资培训、评价机制等都已相当完备。学校不但借此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传承了王锡阐潜心研究天文的科学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我校已成为省天文教育基地。除此之外,我校的校本课程还广泛涉及吴文化中的众多精髓部分,如地方的方言(目前苏州地区有很多少年儿童逐渐对吴侬软语感到了陌生,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正在退化,这不能不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损失,而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戏曲,江南水乡的桥文化,太湖流域的古民区文化等。我校开设的这些校本课程不仅资源易得,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进而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会责任感,社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激励他们研究、保护、开发家乡的文化。现如今,教育界对校本课程的理解不断深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地位不断凸现,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在校本课程这一片“小天地”里同样可以做出大文章,而要将这一片“小天地”进一步做大、做优、做活,那么走进区这社个“大天地”则是我们的不二之选。

人才培养视野下的社区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2024年精选文档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189 KB
  • 时间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