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GD009-2024 船舶应用混合动力系统指南.pdf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GD009-2024 船舶应用混合动力系统指南 】是由【fwang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GD009-2024 船舶应用混合动力系统指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指导性文件GUIDANCENOTESGD009-2024中国船级社船舶应用混合动力系统指南20242024年7月1日生效北京:..2024目录第1章通则...................................................................................................................................................1第1节一般规定...............................................................................................................................................1第2节入级与检验...........................................................................................................................................2第2章混合动力系统的技术要求.................................................................................................................4第1节一般规定...............................................................................................................................................4第2节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的特殊要求..........................................................................................................11第3节串联混合动力系统的特殊要求..........................................................................................................16第3章混合动力装置产品检验要求...........................................................................................................18第1节一般规定.............................................................................................................................................18第2节固态开关.............................................................................................................................................18第4章混合动力船舶检验要求...................................................................................................................20第1节建造中检验.........................................................................................................................................20第2节建造后检验.........................................................................................................................................23:..《船舶应用混合动力系统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适用于船长20m及以上①设有混合动力系统的船舶(以下简称混合动力船舶)。,除应满足本指南的要求之外,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或《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或《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或《国内航行海船入级规则》或《内河船舶入级规则》等规范(以下简称相关规范)的相应要求。,对于特殊的和新型的混合动力系统,不能满足本指南规定的技术要求,而需采用基于相应的理论计算、试验结果、使用经验或有效的公认标准进行评估,经CCS同意,可以接受作为代替和等效方法。、锂离子蓄电池或能量型超级电容器等作为混合动力系统能量源的船舶,除符合本指南的有关要求外,S《船舶应用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指南》《船舶应用电池动力规范》等相关规范的相应要求。(如储能装置、燃料电池系统、燃油主机、燃气主机、燃油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等)的组合,通过不同的能量混合方式构成串联混合动力系统或并联混合动力系统。当出现本指南未提及的能量源时,其特殊要求,S特别考虑。《船舶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检验指南》《船舶应用电池动力规范》的相关定义适用于本指南。(1)混合动力系统:系指包含多种能量源(不含风帆)可同时作为船舶主推进动力的系统。混合动力系统可能存在只使用某种单一能量源作为船舶主推进动力的工作模式,但应至少还存在一种工作模式,使用多于一种能量源为船舶主推进提供动力。(2)串联混合动力系统:船舶推进器的直接驱动力只来源于电动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在一种工作模式中,多种能量源()提供的电能经变流器(如有时)通过电动机驱动船舶推进器。此特征并不限制在其他工作模式中,可以采用任何单一能量源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船舶行驶。(3)并联混合动力系统:船舶推进器的直接驱动力可由电动机和主机同时供给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在一种工作模式中,电能经变流器通过电动机与主机共同驱动船舶推进器。此特征并不限制在其他工作模式中,可以仅采用电动机或主机单独提供动力驱动船舶行驶。电动机一般通过弹性联轴节、自动同步离合器和减速齿轮箱传递动力,主机一般通过液力偶合器或弹性联轴节、自动同步离合器和减速齿轮箱传递动力。(4)充电装置:系指设置在船舶上,用于为储能装置充电的变流器或类似装置。(5)充电连接装置:系指设置在船舶上,能将岸电电缆连接到船舶,用于接收岸电为储能装置充①如《内河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和《沿海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对小型船舶的船长范围作出调整,则应执行两规则适用范围中新的船长范围的有关规定。1:..2024电的设施。(6)轴带(发)电机:与主机连接,可利用主机富余功率发电(PTO),也可由其他发电装置供电单独推动(PTH)或与主机一起(Boost/PTI)推动螺旋桨的旋转电机。(7)PTH:系指轴带(发)电机作为电动机单独驱动螺旋桨的推进模式。轴带(发)电机由主机以外的动力源驱动。(8)PTO:系指轴带(发)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的发电模式。从主机吸收能量用于发电。(9)Boost/PTI:系指轴带(发)电机作为电动机,且与主机并车共同实现船舶推进的混合推进模式,轴带(发)电机由主机以外的动力源驱动。(10)储能装置:储存电能或其他能源的装置,能够为船舶负载提供电力来源。(11)发-电并车:系指在主机离合器接排、电动机离合器脱排,主机单独驱动船舶推进器运行的情况下,通过并车控制系统使电动机离合器接排,实现电动机与主机并车。(12)电-发并车:系指在电动机离合器接排、主机离合器脱排,电动机单独驱动船舶推进器运行的情况下,通过并车控制系统使主机离合器接排,实现主机与电动机并车。(13)PWM:系指脉宽调制。,经船东或船厂/S审图与检验,确认符合本指南的相关规定后,可授予Hybrid或Battery(Power-h)附加标志。具体含义如下:(1)Hybrid混合动力系统:设有多种能量源(不含风帆)可同时作为主推进动力,且未采用锂离子蓄电池和能量型超级电容器作为推进动力的船舶,可授予该附加标志;(2)Battery(Power-h)电池(混动):船舶正常运行过程中,采用蓄电池作为部分推进动力或储能电源,详见《船舶应用电池动力规范》。,S批准:(1)电力系统图;(2)机舱布置图,应标示出混合动力系统内各组成设备的位置及基本参数;(3)动力系统的辅助系统(如燃料供应、冷却和润滑等)的原理图;(4)与混合动力相关的控制、监测和安全系统系统图;(5)监测报警项目表();(6)混合动力有关的系泊与航行试验程序(包括各工作模式及模式切换的试验计划)。注:实际图纸/文件的名称可以与上述图纸/文件不同,但应反映其内容要求。,S备查:(1)储能装置生命周期说明,例如功率衰减预测曲线或类似资料;(2)储能装置功能测试说明();(3)储能装置潜在危害安全性说明();(4)混合动力系统的原理说明和系统框图(包括各工作模式的描述,动力和电气设备在各工作模式下及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工作状态,PMS/EMS工作原理,超负荷保护和卸载逻辑等);(5)所有工况下混合动力系统的操作模式()和功能说明;(6)PMS/EMS功能有效性、动作安全性和能量管理策略有关的试验报告((15));2:..2024(7)船舶电站功率动态响应能力有关说明文件()。(8)(如适用),用于识别混合动力系统设计、安装和试验相关的风险,以及为保障新能源、新系统和新设备安全运行的必要安全措施。,船上还应至少保存的图纸和资料如下:(1)储能装置紧急操作说明();(2)储能装置维护说明()及维护/检查记录();(3)储能装置潜在危害安全性说明()及减轻风险的安全预防措施。,S《船舶应用电池动力规范》的要求提交图纸资料。,S《船舶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检验指南》的要求提交图纸资料。、甲醇、乙醇、氨、氢、液化石油气或其他燃料作动力的船舶设计相关的图纸资料,S《船舶应用天然气燃料规范》或《船舶应用甲醇/乙醇燃料指南》或《船舶应用氨燃料指南》或《船舶应用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指南》或《船舶应用液化石油气燃料指南》等相关规范的要求提交图纸资料。3:..,应使得混合动力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低于传统动力船舶。,系统及设备应具备适当的保护,以避免下列情况发生:(1)设备本身受损;(2)连接到故障设备的其他设备损坏;(3)船员和乘客受伤。,以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行;在船舶规定的航速状态,各装置应能在设计航速范围内的任一航速稳定运行。,以便在恶劣天气下航行或多螺旋桨船舶在转向情况下电机不致失步,并确保在各种环境状态下能可靠起动。,包括最低速以及两个旋转方向,主机、推进电动机、齿轮和轴系的轴承,均应保持有效的润滑。在可预计的油温范围,不论是主机、电动机或是螺旋桨所引起的缓慢转速情况下,不应导致上述轴和轴承损坏。,也可以由能向推进和日常负载供电的公共电站供电。,每种操作模式中应注明:(1)用于提供动力的每个设备的种类,例如直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蓄电池、逆变器、燃料电池或光伏电池等;(2)每个设备的工作模式,如恒电压、恒电流或可变电压等;(3)配电系统的构成说明,包括但不限于接地方式和保护策略的内容;(4)每种工况下功率和能量的分配模式及控制策略,如推进总功率、在网电源装置总容量、主机功率等;(5)每种工况下离合器或齿轮箱的接合状态。-,S《船舶应用电池动力规范》的有关规定。(含能量型超级电容器)的铭牌应标注其化学类型。,应在船上备有储能装置的紧急操作说明,紧急操作说明应至少包括发生储能装置外部火灾和储能装置内部发生放热连锁反应等故障时的处理程序。(包括检查)和功能测试说明,应载明专业人员(一般是蓄电池制造商或其授权人员)如何对系统和部件进行测试,测试的周期,以及其他详细说明。应制定维护周期记录表并保持更新,维护/检查后应留有记录。:(1)测试蓄电池SOH(如适用);(2)对涉及储能装置控制、报警和安全的全部设备和系统进行测试;(3)测试的实际结果及验收标准;4:..2024(4)故障识别和修理。,说明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泄漏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毒物质、易燃物质、腐蚀性物质等);(2)可能产生的气体(有毒气体、易燃气体、腐蚀性气体等);(3)火灾/爆炸危险性;(4)电击危险性;(5)浸水危险性;(6)推荐的灭火方式;(7)减轻风险的安全预防措施。,储能装置模块的外壳应是不燃材料。(含变流器)应通过可以提供短路和过流保护的保护电器连接到配电系统。保护电器应按照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原则选取,且与电流方向无关。保护电器动作后应锁定故障,由人工复位后方能再次投入配电系统。(含变流器)接入配电系统处的电能质量应满足相关规范对电能质量的有关要求。,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蓄电池簇之间因并联运行出现足以威胁储能装置安全性的环流,并说明该措施在船舶营运过程中实际出现的各种充放电倍率下的有效性。。(含变流器)和电网的设备应有醒目标识。标识应标明“警告”、“双电源”等提示性文字和符号。,不应设置越控。-,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第4篇第3章“电力半导体变换器”的适用要求。,包括DC/AC、AC/DC、DC/DC和AC/AC四种类型,可以是受控整流的方式(如AFE类型),也可以是不控整流的方式(如DSU类型)。,应评估电压上升率(dv/dt),PWM变流器所连接的设备,如推进电机、浪涌保护器和变频电缆等应能耐受此电压上升率而不致损坏。,控制线应与动力电缆分开布置。、接地故障(可考虑与配电系统绝缘电阻监测一并进行)、过欠压、缺相(如适用)、IGBT过流、IGBT过温等保护功能。,应能在最大和最小负载的工况下实现稳定的负荷分配,还应考虑合理的过载工况。当任意在网变流器故障停止工作,其余在网运行的变流器不应受到影响,系统应保持供电连续性。,应具有合适的内部保护措施,使得变流器不会出现永久性的损害。,以防止操作/维护人员在电压降至安全电压之前接近电容器。可采用如变流器的柜门上设置与电容器电压联锁的闭锁装置。如不易设置联锁装置,则应设置电容电压监测装置,指示电容电压值,并具有电击提示标识。,变流器应设置预充电回路,在直流环节电压非常低时,应对初始充电电流进行限制。5:..,并与控制、监测和报警系统相互独立。,且互为冗余;变流器应能够实现两路电源不间断切换,并在任意控制电源故障时发出报警。(如推进电动机全速倒车产生的能量),避免变流器由于泵升电压过高导致损害,或能提交证明文件,表明电动机制动能量的回收不会导致变流器直流环节电压泵升至有害程度。在推进电动机正常电动状态运行时,泵升电压抑制电路不应启动。泵升电压抑制电路动作结束时,不应使直流母排电压降得过低,避免引起系统不稳定。,当发生过载和短路故障时,应能提供足够保护电器动作所需的电流,直至保护电器动作。,两种模式均应能稳定运行,模式之间的切换过程应保证供电连续性的同时满足相应电能质量要求。,应具备就地(电动机旁能实现操作电动机全部必要功能时,可免设)和遥控操作功能,且能在不依赖遥控系统的条件下,就地控制能够实现相关基本的控制、监测和安全功能。。,内部各发热元器件及各部位的温升不应超过制造商的规定。。显示信息字符清晰、完整,且不依靠环境光源可辨识;显示输出内容应包含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功率;在手动设定过程中应显示人工输入信息;在出现故障时应有相应的提示信息。,同时形成故障情况信息记录。、启动和停机应在PMS/EMS控制下执行,并向PMS/EMS反馈相应状态信息。,充电装置应完成辅助/控制电源上电、充电前检测及与BMS/CMS系统的通讯验证,并在BMS/CMS限定的条件下运行。。,充电装置和BMS/CMS应能监测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并由BMS/CMS管理整个充电过程。BMS/CMS向充电装置实时发送储能装置充电需求参数,充电装置根据电池充电需求参数实时调整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充电装置应在不超过1s内将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调整到与BMS/CMS发送的电池充电需求命令值相一致,以保证充电过程正常进行。BMS/CMS根据充电过程是否正常、电池状态是否达到BMS/CMS自身设定的充电结束条件、是否收到PMS/EMS中止充电信号来判断是否结束充电。充电装置根据是否收到PMS/EMS中止充电信号、充电过程是否正常、是否达到人为设定充电设定值、是否收到BMS/CMS中止充电信号来判断是否结束充电。(如与BMS/CMS通讯失败、与PMS/EMS通讯失败等)时,充电装置应发出报警并立即自动停止充电,并断开相应断路器连接,但辅助和控制电路可以保持通电。(过高或过低)时,发出报警并停止充电。,充电线路发生短路或过流时,保护装置应能迅速将其断开而不会导致设备损坏。,当充电线路断线时,保护装置应能快速识别断线情况并将其断开,保护过程中不应产生过电压危害设备安全。,当直流输出电压超过限压整定值时,应能立即进入恒6:..2024压充电状态,自动限制其输出电压的增加;在恒压状态下运行时,当直流输出电流超过限流整定值时,应能立即进入限流充电状态,自动限制其输出电流的增加。,应发出报警并立即停止充电。,各模块应能按比例均分负载,当各模块平均输出电流为50%~100%的额定电流值时,其均流不平衡度不应超过±5%。,冲击电流不应超过充电装置短时耐受能力。,其充电时间应由容量最高的单体电池/电容器决定,放电时间应由容量最低的单体电池/电容器决定。必要时应配置均衡电路来实现串联成组的各单体电池/电容器之间的电压平衡。。,恒压充电模式下输出电压误差不应超过设定值±%。±1%。,防止共模电压对电池造成损害。,BMS/CMS应至少向PMS/EMS发送充电统计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组SOC、单体最高电压和最低电压等。,充电装置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无线充电装置应具备对位检测功能,在原副边对中偏差值符合技术文件规定值时,才可进行充电操作;(2)当无线充电装置感应到任何可充电物时,应在充电控制位置发出指示信号;(3)无线充电装置在充电准备阶段,原副边设备应自动进行兼容性验证,包括但不限于:①传输功率等级;②工作频率;③线圈类型;④谐振补偿拓扑;⑤工作气隙。(4)无线充电装置应具备异物检测功能,能够识别传能路径内影响无线电能传输的异物,当检测到异物时应发出报警,并停止充电;(5)无线充电装置应能防止原副边之间的异物因充电过程导致其表面温度过高,成为具有接触危险的物体;(6)无线充电装置应能适应充电过程中船舶产生的倾斜或摇摆,在规定的倾斜和摇摆情况下可正常工作,当船舶的倾斜及摇摆超出其允许范围,无线充电装置应安全停止工作。(7)停止充电后,无线充电装置谐振补偿电容器应有放电通路,避免人员可触及的导电部分持续带电;(8)无线充电装置应具备电磁兼容性,不应干扰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1)信号/控制触头与带电功率触头;(2)接地触头和带电触头;(3)相线触头和中性线触头(如适用)。,插头与插座只能以唯一的方式进行连接,以保证连接的正确性,连接装置未可靠连接应无法合闸。。保护接地触头应可以直接且可靠地连接到保7:..2024护地端子上。,确保在充电期间的可靠连接。:(1)连接时:接地触头—主回路相线/中性线/两极触头—控制触头;(2)断开时:控制触头—主回路相线/中性线/两极触头—接地触头。,充电连接装置电击防护应符合如下要求:(1)外露导电部分不应带电;(2)危险带电部分应避免被触及。,当与岸电装置连接时,不用工具就能打开的部分被打开后,其中危险带电部分不应被触及到。。,均应能经受正常使用时出现的机械应力。。,当处于连接状态时,应禁止船舶推进系统误动作。,如闭锁装置,防止充电过程中电缆被拔出。。。,推进控制系统、功率/能量管理系统(PMS/EMS)-。除另有规定外,上述系统可以是一个装置,也可以是多个装置的组合。,应在达到危险级别前进行报警。、功率/能量管理系统(PMS/EMS)和全船监测报警系统应由两路电源供电,其中,一路为主电源供电,一路为蓄电池电源或不间断电源UPS(后备式UPS除外)供电。当主电源失效时,应能自动转换为蓄电池或UPS电源供电,并能在就地和驾驶室进行报警显示。电源切换时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蓄电池电源的供电时间应不低于30min。当船舶仅以蓄电池作主电源时,上述系统应由主汇流排不同分段两路进行供电。(1)除满足相关规范的有关要求外,下列信息应进行监测并在驾驶室或有人值班的位置显示:①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②混合动力系统的总推进功率(可采用间接估算方式获得);③混合动力系统各推进装置的实际功率(可采用间接估算方式获得);④电源装置运行状态(起动/停止);⑤电源装置当前功率流向及大小;⑥电源装置的负荷率/可用功率;⑦电源装置变流器的运行状态(恒压、恒流、恒功率或可变电压等);⑧电源装置变流器的运行模式(孤岛运行或并网运行);⑨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⑩离合器的接合状态;?齿轮箱的接合状态;?舵桨系统运行状态;?轴带(发)电机的使用状态(运行就绪;直流预充电就绪;励磁就绪;变流器就绪;并联8:..2024就绪;并联带载工作;独立带载工作等);?冷却系统的使用状态;?控制电源的使用状态(正常或失电);?控制、报警与安全系统的使用状态。(2)除满足相关规范的有关要求外,下列信号应在驾驶室或有人值班的位置进行报警:①混合动力系统工作模式异常(如切换失败);②混合动力系统的总推进功率自动大幅降低时(如功率限制、驱动系统或动力源部件高温);③电源装置故障或可用功率不足;④并网运行的电源装置功率分配异常;⑤储能装置内部故障((3));⑥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低于设定值((13));⑦离合器接合失败;⑧离合器接合时间过长;⑨舵桨系统交/直流失电;⑩主轴转速低(轴带(发)电机不能满功率供电);?主轴转速过低(转速低于轴带(发)电机工作转速);?辅助电源失电;?控制、报警与安全系统自身故障;?触发紧停动作。

GD009-2024 船舶应用混合动力系统指南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wang2
  • 文件大小1.55 MB
  • 时间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