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最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最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最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我国MDS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结合近年来MDS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国内的实际情况,制订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年版)》。一、诊断(一)诊断标准MDS的最低诊断标准见表1。其中血细胞减少的标准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计数<100×109/L。表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最低诊断标准MDS诊断需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和一个主要标准(1)必要条件(两条均须满足)①持续4个月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如检出原始细胞增多或MDS相关细胞遗传学异常,无需等待可诊断MDS):..②排除其他可导致血细胞减少和发育异常的造血及非造血系统疾病(2)MDS相关(主要)标准(至少满足一条)①发育异常:骨髓涂片中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发育异常细胞的比例≥10%②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占有核红细胞比例≥15%,或≥5%且同时伴有SF3B1突变③原始细胞:骨髓涂片原始细胞达5%~19%(或外周血涂片2%~19%)④常规核型分析或FISH检出有MDS诊断意义的染色体异常(3)辅助标准(对于符合必要条件、未达主要标准、存在输血依赖的大细胞性贫血等常见MDS临床表现的患者,如符合≥2条辅助标准,诊断为疑似MDS)①骨髓活检切片的形态学或免疫组化结果支持MDS诊断②骨髓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多个MDS相关的表型异常,并提示红系和(或)髓系存在单克隆细胞群③基因测序检出MDS相关基因突变,提示存在髓系细胞的克隆群体:..(二)可能发展为MDS的前驱疾病(potentialpre-phasesofMDS)MDS诊断的确立需排除可能发展为MDS的前驱疾病,包括意义未明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ICUS)、潜质未定的克隆性造血(CHIP)以US)。ICUS的诊断标准需持续(≥4个月)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且排除MDS和其他已知可导致血细胞减少的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DS相关基因突变也可见于健康人群,当突变基因等位基因突变频率(VAF)≥2%时诊断为CHIP;ICUS患者如检出MDS相关基因突变,US。一旦ICUS患者出现符合MDS标准的发育异常或MDS相关染色体异常,则诊断为MDS。ICUS、US、MDS典型特征比较见表2。表2可能发展为MDS的前驱疾病、MDS的典型特征比较特征可能发展为MDS的前驱疾病和MDSUS低危M高危MDSDS单克-/+++++隆或寡克隆发育---++异常a血细+-+++:..胞减少b骨髓<5%<5%<5%<5%<20%原始细胞流式+/-+/-+/-+++++异常细胞-/++/--+++遗传学异常c分子-+++++++异常注: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ICUS:意义未明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CHIP:US:意义未明的克隆性血细胞减少症。a发育异常细胞占相应系别细胞的比例≥10%;b至少4个月的持续血细胞减少;c部分患者中MDS相关异常克隆可通过FISH检查发现(三)MDS的鉴别诊断MDS的诊断依赖骨髓细胞分析中细胞发育异常的形态学表现、原始细胞比例升高和细胞遗传学异常。MDS的诊断仍然是排除性诊断,应首:..先排除反应性血细胞减少或细胞发育异常,常见需要与MDS鉴别的因素或疾病包括::如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遗传性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范可尼贫血、先天***粒细胞减少症和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等。: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急性白血病(尤其是伴有血细胞发育异常的患者、低增生性AML或AML-M)等。。、细胞因子治疗或接触有血液毒性的化学制品或生物制剂等。(感染、非感染性疾病或肿瘤)、慢性肝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病毒感染(如HIV、CMV、EBV等)。、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其他甲状腺疾病。(如***剂等)中毒、过度饮酒、铜缺乏。:..(四)MDS的诊断方法MDS诊断依赖于多种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综合使用,其中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测技术是MDS诊断的核心(表3)。表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主要诊断技术检测项目备注必需的检测项目骨髓穿刺涂片检测各系血细胞发育异常、原始细胞比例、环状铁粒幼红细胞比例骨髓活检病理细胞增生情况、CD34原位免疫组化、纤维化程度、巨核细胞组化染色染色体核型分R显带或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析可发现整个基因组中染色体数目异常或大片段结构异常推荐的检测项目荧光原位杂交适用于核型分析失败、分裂象差或技术可分析分裂象不足的患者,可用骨髓或外周血检测,仅能覆盖有限的检测位点骨髓流式细胞各系血细胞免疫表型术检查:..基因突变检测各类体细胞或胚系来源基因突变,可用骨髓或外周血检测可选的检测项目SNP-array或检测DNA拷贝数异常或单亲二倍array-CGH体,:MDS患者外周血和骨髓涂片的形态学异常分为两类:原始细胞比例增高和细胞发育异常。原始细胞可分为2型:Ⅰ型为无嗜天青颗粒的原始细胞;Ⅱ型为有嗜天青颗粒但未出现核旁空晕区的原始细胞,出现核旁空晕区者则判断为早幼粒细胞。典型的MDS患者,发育异常细胞占相应系别细胞的比例≥10%。拟诊MDS患者均应进行骨髓铁染色计数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其定义为幼红细胞胞质内蓝色颗粒在5颗以上且围绕核周1/3以上者。所有怀疑为MDS的患者均应行骨髓活检,通常在髂后上棘进行,。骨髓活检细胞学分析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血细胞减少的因素或疾病,并提供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巨核细胞数量、原始细胞群体、骨髓纤维化程度及肿瘤骨髓转移等重要信息。怀疑为MDS的患者应行Gomori银染色和原位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cal,IHC),常用的检测标志包括CD34、MPO、GPA、CD61、CD42、CD68、CD20和CD3。:..:所有怀疑MDS的患者均应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测,通常需分析≥20个骨髓细胞的中期分裂象,并按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2013》进行核型描述。40%~60%的MDS患者具有非随机的染色体异常,其中以+8、-7/del(7q)、del(20q)、-5/del(5q)和-Y最为多见。MDS患者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中,部分具有诊断价值(表4),而+8、del(20q)和-Y亦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血细胞减少疾病。形态学未达到标准(一系或多系细胞发育异常比例<10%)、但同时伴有持续性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如检出具有MDS诊断价值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应诊断为MDS未分类型(MDS-U)。表4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重现性染色体异常及频率染色体异常频率MDS总体治疗相关性MDS不平衡+8a10%-7/del(7q)10%50%del(5q)10%40%del(20q)5%~8%-Y5%i(17q)/t(17p)3%~5%25%~30%-13/del(13q)3%:..del(11q)3%del(12p)/t(13%2p)del(9q)1%~2%idic(X)(q13)1%~2%平衡t(11;16)(%3;)t(3;21)(%2;)t(1;3)(;1%)t(2;11)(p21;1%)inv(3)(;1%)/t(3;3)(;)t(6;9)(p23;q1%)注:a缺乏形态学诊断依据,伴单纯的+8、del(20q)和-Y不能诊断为MDS;原因不明的持续性血细胞减少,伴表中的其他异常可作为MDS的诊断依据:..MDS常见异常的组套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可提高部分MDS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因此,对疑似MDS者,骨髓干抽、无中期分裂象、分裂象质量差或可分析中期分裂象<20个时,应进行FISH检测,通常探针应包括:5q31、CEP7、7q31、CEP8、20q、CEPY和TP53。.流式细胞术(FCM):目前尚无MDS特异性的抗原标志或标志组合。对于缺乏确定诊断意义的细胞形态学或细胞遗传学表现的患者,不能单独依据FCM检测结果确定MDS诊断。但FCM对于MDS的预后分层以及低危MDS与非克隆性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有应用价值。对于无典型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证据,无法确诊MDS的患者,FCM检测结果可作为辅助诊断标准之一。: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在绝大多数MDS患者中检出至少一个基因突变。MDS常见基因突变包括TET2、RUNX1、ASXL1、DNMT3A、EZH2、SF3B1等(表5)。常见基因突变检测对MDS的诊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如SF3B1基因突变对MDS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MDS-RS)亚型有重要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应为必检基因。部分基因的突变状态对MDS的鉴别诊断和危险度分层中有一定的价值,推荐作为选做检测项目,包括:TP53、TET2、DNMT3A、IDH1/2、EZH2、ASXL1、SRSF2、RUNX1、U2AF1、SETBP1等。:..5基因突变涉及通路频率预后意义SF3B1aRNA剪切20%~30%好TET2aDNA***20%~30%中性或不化明确ASXL1a组蛋白修15%~20%差饰SRSF2aRNA剪切≤15%差DNMT3AaDNA***≤10%差化RUNX1转录因子≤10%差U2AF1aRNA剪切5%~10%差TP53a肿瘤抑制5%~10%差因子EZH2组蛋白修5%~10%差饰ZRSR2RNA剪切5%~10%中性或不明确STAG2黏连蛋白5%~7%差复合物IDH1/IDHDNA***≤5%中性或不2化明确:..a信号转导≤5%差NRAS转录因子≤5%差BCORa转录因子≤5%差注:a该类基因也在健康人群的克隆性造血中有报道基因测序报告的正确解读对于充分体现基因突变检测的价值、避免结果误导临床诊疗极为重要。测序结果应参考OMIM、HGMD、ACMG和COSMIC等数据库分析其病理意义,对于未在主要数据库或参考文献中描述的新序列变异可使用口腔黏膜、唾液、指甲或毛囊鉴别其为体细胞获得性还是胚系来源。胚系来源基因突变在MDS及遗传易感髓系肿瘤患者中可能具有病理意义。此外,有基因突变并不代表能够确立MDS诊断,对于基因突变在MDS诊断中的价值应结合其他指标审慎判断。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SNP-array)等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在多数MDS患者中检测出DNA拷贝数异常和单亲二倍体,进一步提高MDS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在有条件的单位可作为常规核型分析的有益补充。(表6)::..6FAB分型FAB类型外周血骨髓RA原始细胞<1%原始细胞<5%RARS原始细胞<1%原始细胞<5%,环状铁粒幼红细胞>有核红细胞15%RAEB原始细胞<5%原始细胞5%~20%RAEB-t原始细胞≥5%原始细胞>20%而<30%;或幼粒细胞出现Auer小体CMML原始细胞<5%,单核原始细胞5%~20%细胞绝对值>1×109/L注:RA:难治性贫血;RARS:难治性贫血伴有环状铁粒幼红细胞;RAEB: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RAEB-t:转化中RAEB;CMML: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1982年FAB协作组提出以形态学为基础的MDS分型,主要根据MDS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发育异常的特征,特别是原始细胞比例、环状铁粒幼红细胞比例、Auer小体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将MDS分为5个亚型。(2016)分型(表7)::..7(2016)MDS修订分型疾病类型发育血细环状骨髓和外常规核型异常胞减铁粒周血原始分析少幼红细胞细胞MDS伴1系1~2<1骨髓<任何核型,单系血细系5%或5%,外周但不符合胞发育异<5%a血<1%,伴单纯常无(MDS-Auer小del(5q)SLD)体MDS标准MDS伴2~31~3<1骨髓<任何核型,多系血细系系5%或5%,外周但不符合胞发育异<5%a血<1%,伴单纯常无(MDS-Auer小del(5q)MLD)体MDS标准MDS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MDS-RS)MDS-1系1~2≥1骨髓<任何核型,RS-SL系5%或5%,外周但不符合D≥5%a血<1%,伴单纯del无Auer(5q)MD:..S标准MDS-2~31~3≥1骨髓<任何核型,RS-M系系5%或5%,外周但不符合LD≥5%a血<1%,伴单纯del无Auer(5q)MD小体S标准MDS1~31~2任何骨髓<仅有del伴单纯系系比例5%,外周(5q),del(5血<1%,可以伴有q)无Auer1个其他小体异常[-7或del(7q)除外]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MDS-0~31~3任何骨髓任何核型EB-1系系比例5%~9%或外周血2%~4%,无Auer小体MDS-0~31~3任何骨髓1任何核型EB-2系系比例0%~1:..9%或外周血5%~19%或有Auer小体MDS,不能分类型(MDS-U)外周血1~31~3任何骨髓<任何核型原始细系系比例5%,外周胞1%血=1%b,无Auer小体单系血1系3系任何骨髓<任何核型细胞发比例5%,外周育异常血<1%,伴全血无Auer细胞减小体少伴有诊0系1~3<1骨髓<有定义M断意义系5%c5%,外周DS的核型核型异血<1%,异常常无Auer小体:..注: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细胞减少定义为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9/L,极少情况下MDS可见这些水平以上的轻度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外周血单核细胞必须<1×109/L;a如果存在SF3B1突变;b外周血=1%的原始细胞必须有两次不同时间检查的记录;c若环状铁粒幼红细胞≥15%的病例有明显红系发育异常,则归类为MDS-RS-SLD2016年WHO对MDS诊断分型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包括以下几点:①新分型取消了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代以MDS伴各类血细胞发育异常或其他特征: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发育异常、环状铁幼粒红细胞、原始细胞增多、细胞遗传学改变如del(5q)等;②修订了MDS-RS的诊断标准,如检测到SF3B1基因突变,只要环状铁幼粒红细胞≥5%则诊断为此型;③修订了MDS伴单纯del(5q)的细胞遗传学标准,提出可伴有第二种细胞遗传学异常[除-7/del(7q)外];④去除非红系细胞计算原始细胞比例的规则,仅按照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ANC)的比例计算划入AML或MDS;⑤强调了不能用流式细胞术CD34+细胞比例取代骨髓和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原始细胞比例用于MDS的分型诊断。三、预后分组MDS患者常用危险度分层系统包括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和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RSS-R)。:..此外,分层系统除了常用主要参数外,还引入了年龄、体能状态等参数。:IPSS危险度的分级根据以下3个因素确定: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血细胞减少的程度和骨髓细胞遗传学特征(表8)。表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55~10-11~2021~30胞(%)染色体核型a好中等差血细胞减少0~12~3系列b注:a预后好核型:正常,-Y,del(5q),del(20q);预后中等核型:其余异常;预后差核型:复杂(≥3个异常)或7号染色体异常。b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9/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计数<100×109/L。IPSS危险度分类:低危:0分;中危-1:~1分;中危-2:~2分;高危:≥::..红细胞输注依赖及铁过载不仅导致器官损害,也可直接损害造血系统功能,从而可能影响MDS患者的自然病程。2011年修订的WPSS预后评分系统将评分依据中的红细胞输注依赖改为血红蛋白水平。WPSS作为一个时间连续性的评价系统,可在患者病程中的任何时点对预后进行评估(表9)。表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2011年版)预后变量积分0123WHO分RCUD、RARS、RCMDRAEB-1RAEB-类伴有单纯del2(5q)的MDS染色体核好中等差-型a严重贫血无有b注:RCUD: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发育异常;RARS:难治性贫血伴有环状铁粒幼红细胞;RCMD: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AEB: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a预后好核型:正常核型,-Y,del(5q),del(20q);预后中等核型:其余异常;预后差核型:复杂(≥3个异常)或7号染色体异常。b男性患者血红蛋白<90g/L,:..女性患者血红蛋白<80g/L。WPSS危险度分类:极低危:0分;低危:1分;中危:2分;高危:3~4分;极高危:5~-R:IPSS-R积分系统被认为是MDS预后评估的金标准,是MDS预后国际工作组在2012年对IPSS预后评分系统修订的最新版本,其对预后的评估效力明显优于IPSS、WPSS(表10)。然而,IPSS-R也有其局限性。其预后评估是否适用于接受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依然未知;再者,其他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因素未包含其中,比如红细胞的输注依赖、基因突变,特别是基因突变可能有助于更精准的预后评估。表1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修订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2>2~5~10>1细胞(%)<50血红蛋白≥180~<8(g/L)00<1000:..血小板计≥150~<50数(×109/00<100L)中性粒细≥0.<(×109/L)注:a极好:-Y,del(11q);好:正常核型,del(5q),12p-,del(20q),del(5q)附加另一种异常;中等:del(7q),+8,+19,i(17q),其他1个或2个独立克隆的染色体异常;差:-7,inv(3)/t(3q)/del(3q),-7/del(7q)附加另一种异常,复杂异常(3个);极差:复杂异常(>3个)。IPSS-R危险度分类:极低危:≤;低危:>~3分;中危:>3~;高危:>~6分;极高危:>6分四、治疗MDS患者自然病程和预后的差异性很大,治疗宜个体化。应根据MDS患者的预后分组,同时结合患者年龄、体能状况、合并疾病、治疗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治疗方案。MDS可按预后积分系统分为两组:较低危组[IPSS-低危组、中危-1组,IPSS-R-极低危组、低危组和中危组(≤),WPSS-极低危组、低危组和中危组]和较高危组:..[IPSS-中危-2组、高危组,IPSS-R-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WPSS-高危组和极高危组]。较低危组MDS的治疗目标是改善造血、提高生活质量,较高危组MDS治疗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和治愈。(一)支持治疗支持治疗最主要目标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成分输血、EPO、G-CSF或GM-CSF和去铁治疗。:一般在HGB<60g/L或伴有明显贫血症状时可给予红细胞输注。患者为老年、机体代偿能力受限、需氧量增加时,建议HGB≤80g/L时给予红细胞输注。PLT<10×109/L或有活动性出血时,应给予血小板输注。:G-CSF/GM-CSF,推荐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且伴有反复或持续性感染的MDS患者。输血依赖的较低危组MDS患者可采用EPO±G-CSF治疗,治疗前EPO水平<500IU/ml和红细胞输注依赖较轻(每月<8U)的MDS患者EPO治疗反应率更高。::..对于红细胞输注依赖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SF)水平、累计输血量和器官功能监测(心、肝、胰腺),评价铁过载程度(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MRI评估心脏和肝脏的铁沉积程度)。去铁治疗可有效降低SF水平及脏器中的铁含量。对于预期寿命≥1年、总量超过80U、SF≥1000μg/L至少2个月、输血依赖的患者,可实施去铁治疗,并以SF为主要监测及控制指标(目标是将SF控制在500~1000μg/L)。常用的去铁药物有去铁***和地拉罗司等。(二)免疫调节剂治疗常用的免疫调节药物包括沙利度***和来那度***等。部分患者接受沙利度***治疗后可改善红系造血,减轻或脱离输血依赖,然而患者常难以耐受长期应用后出现的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对于伴有del(5q)±1种其他异常(除-7/7q-外)的较低危组MDS患者,如存在输血依赖性贫血,可应用来那度***治疗,部分患者可减轻或脱离输血依赖,并获得细胞遗传学缓解,延长生存。对于不伴有del(5q)的较低危组MDS患者,如存在输血依赖性贫血、且对细胞因子治疗效果不佳或不适合采用细胞因子治疗,也可以选择来那度***治疗。来那度***的常用剂量10mg/d×21d,每28d为1个疗程。伴有del(5q)的MDS患者,如出现下列情况不建议应用来那度***:①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②复杂染色体核型;③IPSS-中危-2或高危组;④TP53基因突变。(三)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治疗(IST)包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环孢素A,可考虑用于具备下列条件的患者:预后分组为较低危、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或骨髓增生低下、正常核型或单纯+8、存在输血依赖、HLA-DR15阳性或存在PNH克隆。(四)去***化药物常用的去***化药物包括5-阿扎胞苷(azacitidine,AZA)和5-阿扎-2-脱氧胞苷(decitabine,地西他滨)。去***化药物可应用于较高危组MDS患者,与支持治疗组相比,去***化药物治疗组可降低患者向AML进展的风险、改善生存。较低危组MDS患者如出现严重粒细胞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也可应用去***化药物治疗,以改善血细胞减少。:推荐用法为75mg·m-2·d-1×7d,皮下注射,28d为1个疗程。接受AZA治疗的MDS患者,首次获得治疗反应的中位时间为3个疗程,约90%治疗有效的患者在6个疗程内获得治疗反应。因此,推荐MDS患者接受AZA治疗6个疗程后评价治疗反应,有效患者可持续使用。:地西他滨的最佳给药方案仍在不断探索中,较低危组MDS患者地西他滨最佳给药方案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推荐方案之一为20mg·m-2·d-1×:..5d,每4周为1个疗程。推荐MDS患者接受地西他滨治疗4~6个疗程后评价治疗反应,有效患者可持续使用。(五)化疗较高危组尤其是原始细胞比例增高的患者预后较差,化疗是选择非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的治疗方式之一。可采取AML标准3+7诱导方案或预激方案。预激方案在国内广泛应用于较高危MDS患者,为小剂量阿糖胞苷(10mg/m2,每12h1次,皮下注射,×14d)基础上加用G-CSF,并联合阿克拉霉素或高三尖杉酯碱或去甲氧柔红霉素。预激方案治疗较高危MDS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可达40%~60%,且老年或身体机能较差的患者对预激方案的耐受性优于常规AML化疗方案。预激方案也可与去***化药物联合。(六)allo-HSCTallo-HSCT是目前唯一能根治MDS的方法,造血干细胞来源包括同胞全相合供者、非血缘供者和单倍型相合血缘供者。allo-HSCT的适应证为:①年龄<65岁、较高危组MDS患者;②年龄<65岁、伴有严重血细胞减少、经其他治疗无效或伴有不良预后遗传学异常(如-7、3q26重排、TP53基因突变、复杂核型、单体核型)的较低危组患者。拟行allo-HSCT的患者,如骨髓原始细胞≥5%,在等待移植的过程中可应用化疗或去***化药物或二者联合桥接allo-HSCT,但不应耽误移植的进行。:..雄激素对部分有贫血表现的MDS患者有促进红系造血作用,是MDS治疗的常用辅助治疗药物,包括达那唑、司坦唑醇和十一酸睾丸***。接受雄激素治疗的患者应定期检测肝功能。此外有报道,全反式维甲酸及某些中药成分对MDS有治疗作用,建议进一步开展临床试验证实。五、疗效和随访MDS国际工作组(InternationalWorkingGroup,IWG)于2000年提出国际统一疗效标准,2006年又进一步修订,使不同临床治疗方案结果间具有可比性。MDS的治疗反应包括以下四种类型:改变疾病的自然病程、细胞遗传学反应、血液学改善和改善生存质量(表11)。表1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国际工作组(IWG)疗效标准类别疗效标准(疗效必须维持≥4周)完全缓解骨髓:原始细胞≤5%且所有细胞系成熟正常a应注明持续存在的血细胞发育异常a外周血:HGB≥110g/L:..ANC≥×109/LPLT≥100×109/L原始细胞为0外周血绝对值必须持续至少2个月其他条件均达到完全缓解标准(凡治疗前有异常者),但骨髓原始细胞仅较治疗前减少≥50%,但仍>5%不考虑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和形态学骨髓完全缓解骨髓:原始细胞≤5%且较治疗前减少≥50%外周血:如果达到血液学改善(HI),应同时注明疾病稳定未达到部分缓解的最低标准但至少8周以上无疾病进展证据血液学改善(疗效必须维持≥8周)红系反应HGB升高≥15g/L(治疗前HGB<11红细胞输注减少,与治疗前比0g/L)较,每8周输注量至少减少4:..;仅治疗前HGB≤90g/L且需红细胞输注者才纳入红细胞输注疗效评估血小板反应治疗前PLT>20×109/L者,净增值≥30×109/L或从<20×109/L增高至>20×109/L且至少增高100%(治疗前PLT<100×109/L)中性粒细胞反应增高100%以上和绝对值增高>×109/L(治疗前ANC<×109/L)治疗期间死亡或病情进展,表现为血细胞减少加重、骨髓原始细胞增高或较治疗前发展为更进展的FAB亚型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复至少有下列1项:发骨髓原始细胞回升至治疗前水平ANC或PLT较达最佳疗:..50%或以上HGB下降≥15g/L或依赖输血至少有下列1项:aANC或PLT较最佳疗效时下降≥50%HGB下降≥15g/L依赖输血细胞遗传学反应完全缓解:染色体异常消失且无新发异常部分缓解:染色体异常细胞比例减少≥50%疾病进展原始细胞<5%者:原始细胞增加≥50%达到5%原始细胞5%~10%者:原始细胞增加≥50%达到10%原始细胞10%~20%者:原始细胞增加≥50%达到20%原始细胞20%~

最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2.81 MB
  • 时间2024-03-25